头风发作与自由基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511 日期:2025-08-27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风发作与自由基的相关性,为头风的中西医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设病例组和健康组各100例,病例组于头痛4 h内采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健康组抽取血样测SOD、MDA。血清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MDA采用TBA(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结果 头风患者发作期SOD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与健康组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提示头风病发病与机体自由基损伤相关。结论 头风发作与自由基紊乱有相关性,自由基损伤是头风病重要的发病机理之一。

【关键词】 头风;偏头痛;湿热;自由基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ree radicals level in Toufeng disease, also named migraine, so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Toufeng disease, as well a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migraine with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The free radicals (SOD, MDA) level in the Toufeng disease onset group (100 cases)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group (100 cases). The free radicals (SOD, MDA) of the patient group were tested in 4 hours after headache onset while that of the healthy group were tested as soon as taken in. Serum SOD was assayed with xanthine oxidase and MDA with TBA (thiobarbituric aci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group, the level of SOD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while the MDA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 in patient group.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nset of Toufeng disease was relating to the free radicals damage. Conclusion The onset of Toufeng disease is related to the free radicals damage. And the free radical balance disord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hogenesis in migraine.

  Key words:Toufeng disease;migraine;dampness-heat;free radicals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头风发作与湿热有一定的相关性[1];而对湿热证患者和湿热证动物模型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形成湿热证的关键是自由基平衡紊乱[2],即机体的氧化反应过剩,抗氧化功能减弱。因此,我们推断自由基平衡紊乱是头风发作的重要机制。为验证此推论,本课题观察了头风患者发作前后自由基的变化和正常人的自由基水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来自2005年10月-2008年9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设健康组和病例组各100例,健康组(来源于门诊查体健康者)男40例,女60例;年龄17~58岁,平均(31.48±10.54)岁。病例组男32例,女68例;年龄16~59岁,平均(32.53±10.32)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发病特点

  发病季节:春季24例,夏季40例,秋季15例,冬季21例。头痛时间:上午48例,下午15例,晚上16例,不固定21例。头痛性质:胀痛23例,跳痛35例,撕裂痛13例,拘紧痛18例,针刺痛3例,其他8例。诱发因素:日晒30例,疲劳55例,寒冷13例,眠少47例,环境嘈杂21例,恼怒36例,饮酒10例,视疲劳22例,精神紧张40例,月经期14例,吸烟3例,饮食4例。伴随症状:恶心呕吐66例,畏光53例,怕声61例,困倦54例,心烦易怒59例,眠差56例,抑郁24例,便秘23例,头昏51例,心慌24例,汗出23例。

  1.3 个人史及家族史

  性格特点:抑郁17例,乐观26例,易怒31例,一般26例。生活嗜好:酗酒8例,吸烟10例;饮食偏嗜:咸30例,肥甘17例,辛辣33例,其他28例。有家族史者52例。

  1.4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头风诊断[1]、西医血管性头痛(普通型)[2]诊断标准。

  1.5 排除标准(包括非适应症和剔除标准)

  ①头痛是其他病的症状,如高血压、脑外伤后综合征及脑内器质性病变等患者。②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60岁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对中药过敏者。③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

  2 研究方法

  观察病例入组后于头痛4 h内采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健康组纳入该组后抽取血样测SOD、MDA。

  试剂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血清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MDA采用TBA(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资)±s表示,采用t检验。

  4 结果

  (见表1)表1 健康组与病例组SOD、MDA水平比较(—(—比)±s)注:与健康组比较,*P&<0.05,**P&<0.01

  5 讨论

  5.1 发病季节与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偏头痛发作有季节性,以夏季头痛发作最明显(40%),春、秋、冬季分别为24%、15%、21%。济南属于内陆地区,夏季尤其是夏末炎热阴雨天气明显,提示湿热并存是促发头痛的重要因素,这与很多偏头痛患者头痛兼见头昏、困重的症状相吻合。

  偏头痛日发作也显示一定的规律,疼痛程度加重的时间多固定,白天加重者53例,较晨间重(10例)和夜间重(16例)有非常显著的升高(P&<0.01),而且中午重(26例)较其他时间突出,可能是因为一天之中中午温度相对于其他时间段明显升高,体现了外来热邪对偏头痛的影响。

  5.2 性格特点

  从性格特点的分布上看,“百病生于气也”,抑郁、易怒则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聚湿生热,壅阻脑窍脉络,导致疼痛。

  5.3 生活嗜好与头痛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中,疲劳、眠少、精神因素、恼怒、日晒、视疲劳、环境嘈杂位居前列,其中疲劳、眠少较为显著。饮食因素中嗜食辛辣、咸味、肥甘之品者所占比例较大,容易伤脾败胃,致使胃失和降,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郁久化热,湿热蕴积,上扰清窍。100例患者中男性为32例,其中嗜好烟、酒者各占31.25%、25%,且各有10%和31.25%男性患者诉吸烟、饮酒为其偏头痛的诱发因素。酒可助湿化热,烟为辛燥之品,易于化生火热。

  5.4 头痛性质

  以胀痛、搏动性多见,中医认为与湿热有关,热为阳邪,易发散,热邪充斥血脉则发胀。疼痛兼有搏动性是湿热交蒸作痛的特点。头风病的头痛性质提示头痛发作可能是湿热之邪为患。

  5.5 伴随症状

  偏头痛发作时多伴有恶心或呕吐痰涎,肢体困重乏力,头部紧缩感或头昏沉重如裹等症状。湿邪粘腻,病程一般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湿邪易伤阳气,形神失养,则头昏头沉、抑郁、困倦及肢体困重。湿与热邪互结,上扰蒙蔽清窍,故畏光、怕声。湿热蕴蒸,扰乱心神,故心烦易怒、心慌、眠差。湿热阻滞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患者舌苔大多偏黄厚或腻、脉多弦滑濡数,俱为湿热内蕴之象。

  5.6 头风发作的病因病机

  中国偏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南方内陆地区春天促发头痛居四季之首,为46.3%,向北逐渐下降到19.6%,相反,北方内陆上述同一地区夏季促发头痛率占全年的55.3%,逐渐向南同样内陆地区下降到27.5%[3]。中国南方内陆春季雾雨连绵,偏湿暖;北方内陆春季多旱,甚至春寒,至夏末北方才出现炎热阴雨天气……纵观上述地域气候特点,偏头痛好发时期正是湿热之邪肆虐为患之际,提示湿热并存是促发偏头痛的重要因素。

  湿热蕴积,阻遏气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痹阻脑窍脉络,引发头痛。《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云:“因素有痰火,风寒袭入则热郁而头痛经久难愈……头风发时闷痛,必欲棉裹者,为热郁……头风痛在一侧者,名偏头风。两太阳连脑痛者,名夹脑风。”论述了头风发作与素有内痰热郁的密切关系。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多嗜食肥甘厚腻,活动少,压力大,致使湿热体质偏多。1991年一项偏头痛的危险因素调查显示,头风发作与脑力劳动、嗜食肥肉、生气、疲劳、紧张、冷、热、阴天、大风、失眠、阳性家族史、喜食甜、咸食物、饮酒有关[3]。以上诸多因素,均可引起气机升降失常,湿热蕴积,诱发偏头痛发作。

  5.7 湿热证与自由基关系的实验研究

  王氏等[4]根据中医有关温病湿热证的病因病理学理论及湿热病证的临床表现,从“湿”、“热”和“邪毒”3个方面模拟湿热病发病条件,结果显示,模型大鼠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于氏等[5]用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临床疗效的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红细胞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LPO明显下降,SOD、CAT活性有所升高,表明清热利湿可对抗自由基损伤。佟氏等[6]发现,湿热证患者血清SOD活力降低,MDA水平升高,说明湿热证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由基损伤。

  自由基代谢紊乱是湿热证的重要本质之一。主要机理有以下3个方面:湿热证的应激反应引发过氧化反应;湿热证的抗氧化系统紊乱,加重了过氧化损伤;利用清热利湿法可提高机体抗氧化反应能力[7]。

  5.8 头风发作与自由基紊乱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研究发现,偏头痛发作的机体常处于氧化应激状态。Himomura T等[8]通过检测发现,偏头痛时患者血小板内SOD活性及浓度均下降,尤其是偏头痛先兆者更明显。这提示偏头痛患者存在氧化应激易感性,随之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细胞膜,最终引起血管壁损伤。戴氏等[9]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26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隙期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Ery-SOD)的含量变化,发现偏头痛发作期Ery-SOD含量显著下降(P&<0.001),可能反映了体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加,消耗了大量的SOD。

  本研究显示,头风患者发作期SOD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表明头风发作与机体自由基损伤相关,自由基损伤是头风病重要的发病机理之一。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头风病证候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3):373.

  [2]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J]. Cephalalgia,2004,24(Suppl 1):9-160.

  [3] 郭述苏.中国偏头痛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1,4(2):65-69.

  [4] 王 瑾,陈宜鸿,赵志玲.中医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实验的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4):209-211.

  [5] 于尔康,夏滨祥,王 丹,等.清热利湿法抗慢性肾炎自由基损伤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8):464-466.

  [6] 佟 丽,吴仕九,杨运高,等.湿热证患者免疫功能及自由基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9,11(4):48-50.

  [7] 吴仕九.现代湿热病证理论与临床[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999.167-168.

  [8] Himomura T, Kowa H, Nakano T, et al. Platet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migraine and tension-type headache[J]. Cephalalgia,1994,14:215-218.

  [9] 戴富林,刘成明.偏头痛患者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的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5,1(2):79-8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