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集干扰血液浅析仪多项检测参数1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780 日期:2025-03-23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冷凝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冷凝集 ;干扰; 准确性
  1病例报告
  男,48岁,乙醇性肝硬化. 输注支链氨基酸和白蛋白1 d后,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于EDTAK2抗凝管0.5 h内送检,轻轻颠倒混匀全血,于MEK6318K血液分析仪(日本)上测定. 涂片镜检发现红细胞有凝集现象,并对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质疑,随即对该标本用DH640血细胞分析仪用稀释液(上海产)稀释后上机测定和37℃温浴血标本至凝集完全消失后立即上机测定;同时作传统的显微镜计数WBC,RBC和PLT,以及血涂片的分类计数,才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表1).表1血液分析仪所测结果比较(略)
  2讨论
  正常人血清0~2℃才能凝集自身RBC,这种冷凝集的效价一般低于1∶16,是可逆的,0~5℃作用最强,在20℃可消失. 室温低于15℃时,容易出现冷凝集. HBV是嗜肝性病毒,具有很多潜在受体,作为钙离子结合蛋白的Anv可以特异性的与HBsAgS蛋白结合,乙肝病毒表面含有磷酯酰丝氨酸成分,而磷酯酰丝氨酸是AnV的结合位点[1]. 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等带电荷的生物大分子,也可能引起RBC聚集性增强[2]. 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肝硬化、病毒性肺炎、红斑性狼疮等疾病时,冷凝集素效价及其反应的温幅可能增高,本例在20℃以上仍有冷凝集颗粒,血液分析仪预稀释法测定仍有多项检测参数有较大误差的现象尚不多见. 此时可用37℃水浴至凝集现象消失,即时上机测定,同时观察血涂片中RBC,WBC与PLT的形态与分布情况,即可避免结果的误差.
  【

参考文献


  [1] 曹宝华,门可,徐德忠,等. 探讨HBsAg/AnnexinV检测在HBV宫内传播中的意义[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7):581-583.
  [2] 陈则清. 脂肪乳血症干扰血液分析仪多项检测参数的准确性[J].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03,7(2):158-159.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