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加常规放射治疗术后高分级胶质瘤的研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779 日期:2025-03-23 来源:论文网
作者:段永建,唐文春,韩晓莉,王志伟

【关键词】 胶质瘤;外科学;放射疗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关键词】 胶质瘤;外科学;放射疗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1临床资料
  对199101/200112术后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Ⅲ,Ⅳ级的胶质瘤(kernohan分级),年龄15~70岁,卡氏评分≥60分,无严重内科疾病的57例患者分为常规放疗(CF)组和常规放疗加(CF+3DCRT)组. CF组:28(男19,女9)例,平均年龄43岁,病理分级(kernohan分级)Ⅲ级23例,Ⅳ级5例. CF+3DCRT组:29(男18,女11)例,,平均年龄42岁,病理分级Ⅲ级25例,Ⅳ级4例. 患者均在术后2~4 wk开始放射治疗. 用6MVX线局部放射治疗,靶区体积参考CT或MRI影像学检查所见,包括肿瘤瘤床边缘外2~3 cm的脑组织. 照射技术采用肿瘤所在部位局部双侧平行对穿野或夹角使用楔形滤过板技术照射. CF组行常规放疗,1次/d, 2.0 Gy/次, 5 d/wk,总量56~60 Gy;CF+3DCRT组先常规放疗,剂量DT 40 Gy后,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具体方法:头膜固定患者,螺旋CT扫描定位,层厚2 mm,将扫描图像传输到德国LEIBINGER Fischer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做三维治疗计划,多用90%剂量线包绕靶区,由直线加速器通过多叶光栅进行等中心适形照射,每次4~5 Gy, 5次/wk,共6~7次,剂量达28~35 Gy. 结果病例随访到200501,随访率为100%. 生存率:1,2,3 a生存率,CF组分别为57.1%,39.3%,21.4%; CF+3DCRT组分别为69.0%,55.2%,44.8%.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601, P=0.036).
  2讨论
  胶质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3%~50%[1],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之间无明显的分界,加上其位置的特殊性,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高分级胶质瘤单纯术后无1例生存超过2 a,50%死于6 mo内[1],且90%的复发位于原发灶之外2 cm范围内[2]. 胶质瘤对放射线低度敏感,且肿瘤致死量是正常脑组织难以耐受的剂量[3-4],常规放疗对照射区的正常脑组织反应较小,因此在常规放疗的基础了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既可提高靶区照射剂量,又可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 我们采用常规放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术后高分级胶质瘤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其最佳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尤待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1] 张永禄、杨天恩.神经系统肿瘤[A]//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737-738.
  [2] Hochberg FH,Pruitt A. Assumptions in the radiotherapy of glioblastoma[J]. Neurology,1980,30:907-911.
  [3] 郭福榕,李慧灵,刘秀英,等. 脑恶性胶质瘤X射线立体定向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11(4):242-244.
  [4] 段永建,唐文春,韩晓莉,等. 大剂量常规分次与低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9):1762-176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