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750 日期:2025-03-23 来源:论文网
作者:刘向萍,朱莹,刘明,马玉宏


【关键词】 荨麻疹
  【关键词】 荨麻疹;幽门螺杆菌
  0引言
  荨麻疹是儿童门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病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为了寻找可能的发病原因,我们自2002年以来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双抗体夹心法对急性和慢性荨麻疹138例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原(HpSA)检测,观察小儿荨麻疹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
  1临床资料
  荨麻疹组:138例均为本科门诊患儿.其中急性荨麻疹74(男44,女30)例;年龄3~14 (平均6.7)岁;病程2 mo内,皮疹发作时伴有腹痛27例(36.5%);平时有腹痛病史9例(12.2%);有胃肠病家族史12例(16.2%);慢性荨麻疹64(男31,女33)例;年龄2~12(平均6)岁,病程超过2 mo,皮疹发作时伴有腹痛22例(34.4%);平时有腹痛病史19例(29.7%);有胃肠病家族史21例(32.8%).健康儿童对照组:38(男23,女15)例;年龄3~10(平均5.8)岁;近期无腹痛或消化道病史,亦无胃肠病家族史.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双抗体夹心法对入选者进行粪H. pylori抗原(HpSA)检测[1],试剂盒由协和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20301),该试剂盒特异度为95%,灵敏度为95%.结果急性荨麻疹74例中粪便HpSA阳性率为39.2%(29/74),慢性荨麻疹64例中粪便HpSA阳性率为65.6%(42/64),经χ2检验,χ2=9.6, P<0.01;健康儿童对照组38例中粪便HpSA阳性率为5.3%(2/38),急、慢性荨麻疹与对照组经χ2检验, χ2分别为14.44和35.42,P<0.01,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2讨论
  荨麻疹发病诱因很多,如药物、食物、吸入物、感染、内科疾病等均可引起.我们收集了急、慢性荨麻疹138例,检出粪便HpSA阳性率为51.4%,与健康儿童对照组38例中粪便HpSA阳性率5.3%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荨麻疹患儿消化道H.pylori感染与荨麻疹发生可能有相关性,尤其发疹时伴有腹痛或平时有腹痛史者,粪便HpSA检测全部阳性,故有可能H.pylori感染是诱发本病的主要病因之一[2].
  

参考文献


  [1]刘风霖,牛余正,宋华,等.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粪便抗原检测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9):557.
  [2] 陈晶晶.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2):150-15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