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中风患者32(男23,女9)例;年龄38~75岁,病程2 wk~6 a,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脑血栓形成28例,脑溢血4例,肌力0~1级6例,肌力2级4例,肌力3级22例. 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11例,气虚血瘀型15例,痰浊瘀滞型6例,以上三型均服中药,水煎内服,每日1剂,平均服用18(9~32)剂. 疗效标准:症状消失,3 a内未发生中风,亦未出现中风前兆症状为显效;症状消失,3 a内未发生中风,但反复出现前兆症状,如法治疗而缓解为有效;症状消失,有多次反复前兆症状,3 a内发生中风为无效. 结果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93.7%. 伴高血压14例,降至正常11例,明显下降2例,血压不稳定1例;合并脑动脉硬化13例,复查脑电图,恢复正常9例,明显改善3例,改善不明显1例;血脂偏高10例,复查降至正常8例,不同程度下降2例. 无效2例,1例发生脑溢血死亡,1例脑血栓形成,症状较轻,经治疗良好无明显后遗症.
2护理
2.1一般护理中风患者要静卧休息,中经络头部宜平放,中脏腑头部宜略高,避免搬动,各种护理操作都要轻柔,避免多次打扰患者. 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铺要平整,防止褥疮发生,大便、小便失禁患者,要及时擦洗干净,更换衣褥勿使患者受凉. 定时做好口腔护理. 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多食鲜菜、新鲜水果,少食盐,忌食辛辣、油腻、肥甘,禁吸烟、饮酒[1-3].
2.2精神护理要做好精神护理,中经络要消除悲观失望情绪,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锻炼,早日恢复健康. 中脏腑如昏迷者,嘱家属不要惊慌,清醒后,要多做思想工作.
2.3功能锻炼中经络病情稳定后,或中脏腑后遗症应加强功能锻炼,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保健操、推拿、按摩、太极拳等,还可行针刺、头皮针、穴位注射、电针、电疗等方法,帮助肢体早日恢复健康. 针刺:口眼歪斜:取颊车、地仓、迎香等;半身不逐:上肢取肩骨禺、曲池、合谷等;下肢取环跳、风市、阳陵泉、悬肿等. 对舌蹇语涩,可早日进行语言锻炼,并可用头针疗法.
【
参考文献
】[1] 王刚,崔利华. 偏瘫患者家庭康复训练[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4.
[3] 韩淑艳,王翠霞. 心理支持对脑梗死软瘫期康复治疗及减轻患者抑郁程度的效果观察[J]. 现代康复杂志社,2001;5(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