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艳,田英然,李晓宁,倪春艳,唐娜
【关键词】 假性延髓麻痹
【关键词】 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康复护理
0引言
假性延髓麻痹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1]. 常为大脑延髓以上部位数次或数处脑卒中的后遗症. 表现为该组颅神经所支配肌肉的完全或不完全瘫痪,咽喉舌肌运动困难,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讲话困难等,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促进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的恢复,更好地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是康复训练护理的重要课题.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组32(男22, 女10)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经头颅CT或MRI确诊. 平均年龄65.0±2.6岁,脑梗死16例,脑出血9例,混合性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言语功能障碍.
1.2方法
1.2.1心理支持指导患者患病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易怒,情绪易变化,加之对所患疾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与认识,病后不能进食或易呛咳,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或呼吸困难. 言语障碍又使得医患之间、护患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因此最初的护理问题应给予心理支持,对其进行宣教,心理疏导,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转归及恢复的基本知识,关心、体贴、爱护和尊重患者,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可根据医嘱配合抗抑郁药物如“百忧解”等的治疗.
1.2.2吞咽功能的训练指导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在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早进行,对于完全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但应注意吞咽动作的训练,嘱其作咽下的动作,特别在咽肌未发生废用性萎缩时开始,有助于吞咽功能恢复;舌肌及口唇运动训练:指导患者伸舌、卷起、舌头上翘等动作以训练舌肌的食物搅拌作用,并配合张口、闭口、收拢口唇动作. 开始困难时可用手帮助或医护人员协助训练,增强舌肌、口唇肌之间的动作的协调性,同时加强咀嚼动作. 待具有一定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后进行进食训练,开始可用流食,适应之后以无渣半流食为宜,如无呛咳,可少食多餐,逐渐增加食量至正常. 进食时宜取半坐位或坐位,便于患者咳出或及时吸出误吸物,以免发生窒息. 同时可配合针炙、理疗、穴位封闭及按摩等物理疗法,促进其康复[2].
1.2.3言语功能训练构音肌的训练,令患者发“啊”声或唇音训练或用咳嗽、吹纸、吹火柴等方法诱导发音,唇音的恢复一般较易. 对镜训练,让患者先随指导者发音或讲简单的词汇,以后自己发音,在视觉帮助下对镜训练构音器官的位置或口型,由易到难、由短到长. 衔接性训练,由患者对数字单词或短句进行复述,由指导者诉上半句,患者述下半句. 此方法对于已有初级言语能力患者效果较好. 听语、指图、指物、指字训练,让患者执行口令看图、看物后说出其名称,轻者可组织2~3人集体训练,重者可单独一对一训练,切忌患者用手势或动作表示语言,由于言语障碍,交流时患者惯用点、摇头或手势,应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使患者先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如吃、喝、不、好等.
2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经康复训练指导、采取各种措施的综合训练和护理,在改善功能缺失的同时应注意提高全身体能,经l~2 mo康复训练,提高进食能力和言语功能,32例除2例合并重度血管性痴呆恢复较差外,其余患者基本达到自行吞咽和进行言语交流的能力.
3讨论
假性延髓麻痹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加之患者遗留偏瘫,严重者四肢瘫痪及智能障碍. 对此类患者康复训练需付出超常人的耐心与毅力,其康复计划,必须制定在患者可接受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方思羽.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M]. 上海: 科学出版社,1999:333-339.
[2] 韩仲岩,丛志强,唐盛孟.神经病治疗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5-78.
关于脑卒中合并假性延髓麻痹32例的康复训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