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琦,赖大年,李金茂,李东仁
【关键词】 ,脾脏
【关键词】 脾脏;囊肿;治疗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主因右上腹无痛性包块3 a余于20021111入院.查体:脾脏Ⅲ度肿大,无触痛,边界清晰.B超检查:左上腹囊性包块,液体粘稠,考虑皮样囊肿.CT检查:脾实质内靠外上可见11 cm×14 cm的囊性肿块,包虫病待排,不排外畸胎瘤.入院诊断:左上腹包块.20021115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脏肿大,外上侧呈灰白色钙化样改变,与膈肌、侧腹膜粘连较紧密.术中诊断:脾占位性病变,行脾切除术.术后大体标本示:脾脏20 cm×15 cm×15 cm,湿重2500 g,剖开见囊壁呈致密结缔组织样少许钙化;内有草黄色浑浊液体约2000 mL,脾组织仅2~3 cm厚.术后病理:脾单纯性囊肿(Fig 1).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随访无不适.
图1 术后病理切片(略)
2 讨论
脾脏的非寄生虫性囊肿是一种少见病.单纯性脾脏囊肿(又称先天性脾囊肿、浆液性脾囊肿)是由一层或多层无鳞状细胞的扁平细胞或立方形细胞作内衬而构成.其确切的组织学起源仍有争论.有人提出系脾脏在发育时由于腹膜间皮的内折或陷入而形成.另一观点认为是由被膜下正常淋巴管扩大而成.也有人认为是于外伤后血肿机化形成有关.常见的表现为左上腹有囊块.最常见的主诉是上腹部疼痛或仅有上腹不适感,通常发生在进食后.囊肿巨大时,可有邻近的脏器受压表现.查体:可于左上腹触及一巨大无痛的表面光滑的肿块.术前较难确诊.实验室常规检查正常.腹平片示左上腹一局灶性钙化的软组织阴影.动脉造影检查有脾动脉移位,在无血管性肿块周围有伸展的脾血管.超声检查为无回声的脾囊性病变.经脾切除可治愈.脾脏囊肿是一种少见病,80%为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囊肿更为少见.临床外科医师应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当出现左上腹部无痛性包块时,应想到此病的发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