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色性染色
关键词: 半薄切片;多色性染色
0 引言
现有的半薄切片多用甲苯胺蓝[1] 及碱性复红染色,但在观察时往往组织结构、细胞核及细胞质分辨不够清楚.此法是在半薄切片染色改良法[2] 的基础上,经反复实验,进一步改进而成的.本法操作简单,染色效果良好而且着色均匀,组织结构清晰,适用于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的准确定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①0.2mol・L-1 磷酸二氢钠缓冲液100mL,用0.1mol・L-1 NaOH调pH=7.2.②10g・L-1 次甲基蓝溶液:次甲基蓝1g,加蒸馏水至100mL.③0.5g・L-1 碱性复红溶液:碱性复红0.05g,硼砂0.25g,加蒸馏水至100mL.3种试剂分别装入125mL滴瓶,使用前将上述3种试剂依次按10∶2∶8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染色.
1.2 方法 用超薄切片机切取1~2μm厚的半薄切片,用白金丝圈捞在载玻片上,置于加热板,在40℃~60℃下烘干.用吸管吸染色液数滴于切片上,40℃~60℃染色1~2min.用蒸馏水彻底洗除切片上的多余染液(也可用自来水冲洗).为防止掉片,洗片时不要直接冲洗切片,可采取冲洗载玻片反面的方法将染液慢慢洗净.自然晾干或加热烘干后即可于镜下观察.
2 结果
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间质呈玫瑰红色.组织结构清晰,反差良好,胞核、核膜及染色质清晰可辨.
3 讨论
这种改良的染色法操作简单省时,一次即可完成染色.染色鲜艳,效果良好,并可保持较长的时间不褪色,适合于电镜研究的精确定位.如经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脱去环氧树脂后再染色,则切片将更清晰,分辨力更高,还可用于光镜的常规显微照相.
参考文献
[1]郭淑华,李海伦.塑料切片与电镜半薄切片多色性染色方法[J].电子显微学报,1996;15(5):425.
[2]钟 瑛.改良半薄切片多色性染色方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2;8(3):228.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