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颅多普勒检测眩晕患者50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206 日期:2025-03-17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TCD);椎-基底动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临床诊断无脑卒中病史的眩晕患者50例,平均年龄53(32~82)岁,其中行走不稳10例,呕吐9例,耳鸣6例,复视2例,短暂意识丧失1例,高血压17例,高血脂5例.正常对照56例,平均年龄52(29~75)岁,无心脑血管疾病及眩晕病史,TCD常规检查正常.
  
  1.2 方法 采用EMTG2020型经颅多普勒(TCD),先做常规检查.检查动脉包括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颞窗,大脑中、前、后动脉,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B)[1,2] .转颈试验为:被检查者取俯卧位,头居中略向前屈置于枕头上,双手交叉放胸前,用2HM2PN探头经枕窗在65~85mm处探测BA信号,探头方向朝向眉心后,然后头转向一侧,转动角度为被检查者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确保探头能持续检测BA血流信号,维持30s,后头转向正中位;检测1min,待BA流速恢复至基础数值时,再向另一侧重复上述动作.转颈后BA平均流速(Vm)下降幅度=(基础BAVm数值-转颈后BAVm数值)/(基础-BAVm数值)×100%  
  
  2 结果
  眩晕患者50例中24例转颈时下降≥20%,其中15例颈部转动时诱发眩晕,4例出现呕吐,转颈试验阴性的眩晕患者在颈部转动时,均无眩晕发作.50例眩晕患者血流速度(BAVm)下降41例(82%);56例对照组中血流速度下降7例(1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眩晕组转颈后比转颈前血流速度下降27%(P&<0.05),对照组转颈后比转颈前血流速度下降13%(P&>0.05).
  
  3 讨论
  当颈部转动方向对侧被牵拉的椎动脉受枢椎关节压迫时,血流量下降.而正常人对流速可代偿性增快,保持血流不变.双侧椎动脉狭窄时,转颈后BAVm下降幅度可达30%;一侧椎动脉狭窄时,只有头转向病侧,使健侧椎动脉受压才会出现BAVm下降,产生眩晕症状.年龄越大,代偿越差,但与转颈无关[3] .而眩晕者,由于血管本身病变,转颈前后BAVm下降明显.TCD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血流检测手段,其在颈动脉血管狭窄和闭塞的诊断价值已确定.本组试验提示患者转颈试验阳性,说明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功力差,可能存在椎动脉狭窄,应进行检查.我们认为转颈试验能提高TCD检查的敏感性,结合文献报道,转颈后BAVm下降超过20%,即为异常.
  

参考文献


  
  [1]姚家琪.椎动脉系统[A].人体动脉解剖模式图―正常及变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2-124.
  [2]周冀英,王 辉.转颈对眩晕患者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2000;26(9):294-295.
  [3]Heckmann JG,Leis S,Muck-Weymann M.Vestibular evoked blood flow response in the basely artery [J].Acta Neuol Scand,1999;100(1):12-15.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