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056 日期:2025-03-16 来源:论文网
作者:陈慧敏 魏春普 靳艳 王平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QT离散度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充血性心力衰竭168例来源于我院2000/2001门诊及住院患者,扩张型心肌病组62(男32,女30)例,年龄36~62(平均49)岁.风湿性心脏病组48(男26,女22)例,年龄30~48(平均39)岁.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组58(男32例,女26)例,年龄48~82(平均65)岁.对照组72(男42,女30)例,年龄32~58(平均45)岁,均经心电图、X线、彩超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及电解质紊乱.各组的年龄及性别比例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M-1770A型心电图记录仪,以25mm・s-1 的走纸速度,增益为10mm・mV-1 .每例取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测量导联不少于9个,每导联至少测量3个Q-T间期平均值.T波终点确定以T波下降支与其基线(TP段)的交点为准,去掉T波低平或Tu融合等因素致终点难以确定的导联.测得Q-T间期最大值(QTmax)和最小值(QTmin),QTmax减去QTmin即得QTd.QTd为未校正的原始数值.鉴于Q-T间期受心率影响较大,有计算了校正Q-T间期,即Q-Tc=Q-T/R-R.Q-Tc就是R-R间期为1s(心率60次・min-1 )时的QT间期.以不同导联中最长QTc减去最短QTc即为QTcd(即校正QT离散度).CHF患者心功能分级采用NYHA分级.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 ±s,组间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NYHAⅡ,Ⅲ,Ⅳ级心功能QTd,QTcd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各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扩张型心肌病之QTd,QTcd较其他两组为大,但无显著差异(P&>0.05).3组CHF患者之QTd,QTcd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HF死亡者均为NYHAⅢ级以上,死亡17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8例,均为室颤死亡.死亡者QT离散度较存活者显著性增大(QTd P&<0.01,QTcd P&<0.05).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均有明显扩大,本组扩张型心肌病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65mm,占67.9%,左室射血分数均在0.44以下.与LVDd&<65mm者相比QTd及QTcd均显著增大(P&<0.05,表1). 扩张型心肌病组中,QTmax有42例(75.0%),出现于左胸导联(V4 ~V6 )及ⅠavL导联上,QTmin均发生于V4 ~V6 .肺心病组QTmax有31例(60.8%),出现于Ⅱ,Ⅲ,avF导联上,并伴有Ⅱ,Ⅲ,avF导联ST-T呈缺血型改变,QT-min均未见于Ⅱ,Ⅲ,avF导联上.风心病组QT-max出现无明显规律性,右心室明显增大者,QT max多见于V1 ~V3 .风心病组QT-max出现无明显规律性,右心室明显增大者,QT max多见于V1 ~V3 .
  
  表1 CHF病因、NYHA心功能分级与QTd值(略)
  
  3 讨论
  QTd及QTcd是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中最大与最小差值,能够精确反映心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是一种简便比较可靠的指标,充血性心力衰竭后心室肌的不均一性明显加重,致QT离散度增大[1,2] .作者认为CHF患者,NYHAⅡ,Ⅲ,Ⅳ级心功能QTd,QTcd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增大,但其心功能级别间无显著差异,即心功能恶化并未增加QT离散度.QT离散度在不同CHF病因间无显著性差异.CHF各类疾病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复极的不均匀性随缺血面积的扩大而增大,梗死面积越大,泵功能越差,则QTd值越大[1-3] .心力衰竭猝死者QT离散度显著高于幸存者(99.6与53.1ms)[4] ,有作者认为QTd及QTcd可视为预测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因素QTd或QTcd增加越大,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还可以用来预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发生.LVDd越大,QT离散度越大,预后越差.肺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右室内径大小关系密切,即右室内径越大,QT离散度延长越明显[5] .QT离散度可作为评价肺心病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
  参考文献:
  
  [1]陈春安.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临床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4):367-369.
  [2]朱 强,栾怡华,王 博.心梗患者QT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21):1949-1952.
  [3]李 寰,张玉顺,胡 涛,贾国良.急性心肌梗死溶拴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21):1982-1984.
  [4]王志凯,郭乐凌,张 蓉,宋爱清.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钾时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临床荟萃,2000;15(20):923-924.
  [5]赵 立,马淑梅,杨德明,马宗生.肺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7):413-41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