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乳腺癌
关键词: 乳腺癌;腋淋巴转移;骨转移;放射治疗
1 临床资料
1991/1995年期间施行手术治疗后在我科放疗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218例,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全部为已婚女性,年龄23~75(平均49)岁;Ⅱ期120例,Ⅲ期98例.其中单纯癌83例,髓样癌18例,浸润性导管癌32例,浸润性小叶癌29例,腺癌18例,其他38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82例为根治术,96例为改良根治术.术后2~12wk进行放疗,以直线加速器8mV-X线照射腋锁野,剂量DT50Gy/5wk,腋后野补量10Gy/wk,胸壁、内乳以电子线照射,DT50Gy/5wk.放疗后随访5a,结果表明:①年龄≤40岁组,腋淋巴转移率占84.5%(55/65);而年龄在41~55岁及≥55岁组其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62.5%(65/104)和44.9%(22/49),其中年轻与老年患者(≤40岁与≥55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所有骨转移患者中,≤40,41~55,≥55岁组腋淋巴转移阳性率分别为66.6%(8/12),77.7%(14/18),66.6%(4/6);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组腋淋巴阳性患者明显多于腋淋巴结阴性患者.
2 讨论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发病年龄年轻化及发病率上升趋势[1]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本文结果表明,在年青乳腺癌患者中,更易发生腋淋巴结转移,提示其生物学行为具有较强的侵袭性,预后较差,国内亦有类似报道[2] .本组中骨转移占全部病例的16.5%,乳腺癌术后骨转移发生比率较高[3] .骨转移一般认为是由脊柱静脉系决定的,肋间静脉收集乳腺静脉而后注入奇静脉,肋间静脉与脊椎静脉丛之间有吻合通道,乳腺癌转移至骨髓、中枢神经系统经过此途径,而不通过腔静脉系统.在本组36例骨转移患者中,腋淋巴结阳性者占72.2%,与腋淋巴结阴性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这表明,腋淋巴结阳性患者更易出现骨转移,从而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而年龄因素对骨转移的发生无明显关系.≤40岁者发生骨转移者占18.5%,≥55岁者占12.2%,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骨转移的发生可能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如病期、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状态等.因此,对于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除配合局部放疗外,应进行辅助化疗,以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东德,袁宏银,扬国木梁.PS 2 与乳腺癌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01;28(1):79.
[2]张彩霞,王 成,赵 立,孙红霞.青年乳腺癌71例临床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13(3):194-195.
[3]陈国林,王凤军,庞 达,薛英威,张岂凡,肖 伟.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探讨[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13(4):281-282.
乳腺癌术后放疗218例回顾性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靶控输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
- 关于异氟醚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 关于桥本甲状腺炎中Bcl┐2和Bax与PCNA关系
- 关于环甲膜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 关于高氧液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生化指标
- 关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架桥手术对心脏的影
- 关于胎脑提取液中锌铜铁的含量
- 关于宫内胎儿发育指标参考值的制定
- 关于全麻与硬膜外复合时对全胃切除术麻醉质
- 关于小剂量利多卡因对术后镇痛治疗中静脉炎
- 关于碳酸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药代动
- 关于全麻并胸段硬膜外阻滞开胸手术患者血糖
- 关于经蝶显微手术治疗鞍上扩展型垂体腺瘤的
- 关于国产与进口潘库溴铵临床药效学的比较
- 肝外胆管癌中p73蛋白的表达及与p53蛋白的有
- 关于地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