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如英 钱新宏 郑跃杰 张国成 焦西英 李佐华
【关键词】 贫血
关键词: 贫血,再生障碍性;细胞因子
0 引言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1-3] .我们对50例AA患者血清进行了IL-8,IL-6,IFN-α和TNF-α系列检测,探讨其在AA发病中的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病例组50(男28,女22)例AA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AA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 .年龄1~70岁.其中儿童(小于或等于12岁)35例,成人15例;急性AA(AAA)30例,慢性AA(CAA)20例,所有病例均无氯霉素及苯接触史.病例来自1995-04/1995-12本校西京医院、唐都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中心医院,西安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正常儿童20例,健康献血员10例,男∶女为1.5∶1,年龄3~42岁.相关病毒病因学检查:其中人细小病毒B19阳性13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2例,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阳性各1例,余33例病因不明.
1.2 方法
1.2.1 试剂 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8,IL-6,TNF-α及IFN-α试剂盒均由本校免疫学教研室提供.
1.2.2 标本采集 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分装后置-40℃冻存待检.所有病例采血前均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1.2.3 IL-8,IL-6,TNF-α及IFN-α水平测定 将抗IL-8或IL-6,TNF-α及IFN-α单克隆抗体包被ELISA板,加入待测血清、阴性对照及倍比稀释的标准品.温育、洗涤后加入相应的酶标抗体,再温育、洗涤,经底物显色液(ABTS)显色,终止反应后即用ELISA检测仪测定410nm处的吸光度A值.以标准品稀释浓度值为横坐标,A410nm 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A410nm 值查出相应的IL-8或IL-6,TNF-α,IFN-α的含量.
1.3 统计学分析 检测结果以x ±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各指标间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经SPLM统计软件包完成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AA患者各种细胞因子测定结果 病例组AA,AAA及CAA患者血清中IL-8,IL-6,TNF-α及IFN-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表1).其中AAA组患者IL-8和IFN-α水平又明显高于CAA组(P&<0.01),而IL-6及TNF-α两组间无差异.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免疫指标结果比较(略)
2.2 各免疫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对病例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L-8与IFN-α呈正相关(r=0.703,P&<0.01),IL-8与TNF-α呈正相关(r=0.586,P&<0.01),IL-6与TNF-α呈正相关(r=0.834,P&<0.01).其余免疫指标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3 讨论
尽管人们认识AA已有100余年,但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存在三种学说,即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免疫紊乱及造血微环境异常,其中免疫发病机制最为引人注目.自1970年Mathe等首次用抗淋巴细胞血清治疗重症AA获缓解以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表明AA发生与免疫异常关系密切[1-3] .A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CD4+ 细胞减少,CD8+ 细胞增多,CD4+ /CD8+ 比值降低或倒置.异常增多的活化CD8+ (HLA-DR
+ T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直接抑制以及其产生的IFN-γ,TNF-α等造血负调控因子间接抑制造血祖细胞克隆的形成[3] ,均支持细胞免疫紊乱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AA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显著疗效,亦进一步证实细胞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参与了AA的病理生理过程.
IL-8,IL-6,IFN-α及TNF-α是由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所分泌的免疫调控细胞因子,它们与造血的关系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近年来愈益受到重视.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AA患者血清中上述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且IL-8与IFN-α和TNF-α呈正相关,IL-6与TNF-α呈正相关,推测某些因素(如病毒感染等)可能激活了单核巨噬细胞和T细胞,使细胞因子分泌增多,破坏了正常的造血调控平衡,而诱导了AA的发生[5,6] .此外,我们还发现,AAA患者血清中IL-8和IFN-α水平又显著高于CAA患者(P&<0.01),进一步提示IL-8和IFN-α可能在AAA发病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认为AA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多种造血负调控因子的过量分泌可能与AA的发病有关.
参考文献:
[1]Young NS.Aplastic anemia [J].Lancet,1995;346(8969):228-232.
[2]Young NS,Barret AJ.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plastic anemia [J].Blood,1995;85(12):3367-3377.
[3]Maciejewski JP,Hibbs JR,Anderson S et al.Bone marrow an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phenotype in patients with bone marrow failure [J].Exp Hematol,1994;22(10):1102-1110.
[4]杨崇礼.再生障碍性贫血[A].见: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3-35.
[5]钱新宏,郑跃杰.病毒相关性骨髓衰竭[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7;24(4):175-177.
[6]钱新宏,郑跃杰,张国成etal.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病毒感染的检测[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19(10):540-541.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细胞因子的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