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对异氟醚、丙泊酚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771 日期:2025-03-03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卿,刘苏,路耀军,黄静,孙忠志,孙韧,戴体俊

【关键词】 甲肾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药催眠作用与α受体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小鼠10只,侧脑室注入(icv)10μl酚妥拉明(phentolamine),观察其翻正反射是否消失。另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异氟烷(isoflu-rane)、丙泊酚(propofol),待其翻正反射消失后1min,再将每大组均分为两亚组,每组10只,分别icv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或人工脑脊液10μl,观察2组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简称睡眠时间)。 结果 酚妥拉明icv不能引起小鼠翻正反射消失。NA虽可使异氟烷、丙泊酚小鼠睡眠时间延长,但与人工脑脊液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α受体不是全麻药催眠作用的主要靶位。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异氟醚;丙泊酚;翻正反射;机制;麻醉
  
  众多研究发现,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能系统很可能是全麻药作用的重要靶位,NA的释放与自然睡眠过程、动物觉醒及麻醉状态的产生密切相关[1] 。考虑到中枢神经系统(CNS)某些脑区NA的释放与麻醉的关系,推测可能涉及到α受体的作用。本研究用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异氟醚(isoflurane)、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观察α受体激动药NA、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对小鼠翻正反射的影响,旨在探讨全麻药的催眠作用与α受体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药品及试剂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批号030302),武汉远大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静安丙泊酚注射液,北京费森尤斯医药有限公司,批号NF178;酚妥拉明注射液(批号030601),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异氟醚由英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3604z8);自制人工脑脊液。
  
  1.2 动物和分组 第1组单取小鼠10只,侧脑室注入(icv)1%的酚妥拉明溶液10μl,观察是否能引起小鼠的翻正反射消失及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简称睡眠时间,sleeping time,ST)。另取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再分2亚组,分别为第2、3、4、5组,每组10只。使各组小鼠的性别比例、平均体重基本相同。第2、3组腹腔注射异氟烷1.0ml・kg -1 ,待翻正反射消失后1min,立即分别icv人工脑脊液或NA10μl,记录并比较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第4、5组向腹腔注入丙泊酚100ml・kg -1 ,待翻正反射消失后1min,分别icv10μl人工脑脊液或NA,记录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ˉx±s表示,第2组与第3组、第4组与第5组分别进行t检验,P&<0.05认为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侧脑室注入酚妥拉明溶液未能引起小鼠的翻正反射消失,腹腔注射异氟烷、丙泊酚均引起小鼠翻正 反射消失。NA对异氟醚、丙泊酚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见表1。
  
  表1 NA对异氟醚、丙泊酚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略)
  
  NA组与人工脑脊液组相比,异氟烷、丙泊酚小鼠的睡眠时间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大脑皮质、网状结构和下丘脑等脑区NA的释放及其细胞外液浓度的变化与意识和麻醉状态的产生密切相关。其中网状结构中的脑桥蓝斑核含有脑干中几乎一半的NA神经元,在全麻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发出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与觉醒、睡眠及全麻状态产生有着重要的关系,也是α受体激动剂的主要作用部位之一[2] 。本实验通过向小鼠侧脑室注入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原液(剂量已足够大)未引起小鼠翻正反射的消失,提示仅阻断中枢α受体尚不能引起小鼠睡眠。侧脑室注入α受体激动剂NA时,不管是异氟烷麻醉还是丙泊麻醉的小鼠,均未使睡眠时间缩短,反而略有延长。因此我们认为,α受体不是异氟烷、丙泊酚催眠作用的主要靶位[3] 。但有众多文献报道说明α受体与麻醉关系密切,但仅在镇痛等方面[4] ,而麻醉包括镇痛、催眠、遗忘、肌松等诸多作用,镇痛仅是其中之一。本实验结果表明,异氟烷、丙泊酚的催眠作用与α受体关系不大[4] ,至于其催眠作用的真正机制仍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贺赛琳,张英民,岳 云,等.可乐定对丙泊酚麻醉中海马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0):608-610.
  
  [2] Angel A.Central neuronal pathways and the process of anaesthesia[J].Br J Anaesth,1993,71(1):148-163.
  
  [3] 孟 晶,戴体俊,段世明,等.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抗电惊厥的实验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4,24(4):283-285.
  [4] 葛志军,戴体俊,曾因明.鞘内注射6-羟多巴胺、α 1 受体拮抗剂对氯胺酮脊髓镇痛作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8):864-86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