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胎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胎膜体外孵育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胎膜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方法 取20例正常选择性剖宫产者的胎膜,在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孵育,共孵育96h,每24h换液并测定胎膜的存活力,48h后一部分胎膜分别给予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和LPS+N-乙酰半胱氨酸(NAC)刺激孵育中的胎膜24h。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时间点胎膜中的基质金属酶-9(MMP-9)的表达情况,了解胎膜细胞的功能。 结果 20例胎膜的平均存活力24h为87%±1.9%,48h为85%±1.3%,72h为83%±1.6%,96h为37%±1.2%;前三者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三者分别与96h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0~72h细胞形态良好、饱满,72h后细胞开始皱缩,至96h大部分细胞死亡。免疫组化示0h及48h的胎膜MMP-9的表达微弱,24h的MMP-9表达较前增强,LPS作用后MMP-9的表达明显增强,同时给予LPS+NAC的MMP-9表达又明显下降。 结论 DMEM.F-12培养基体外孵育胎膜是可行的,且方法简单。
关键词 :胎膜;体外孵育;方法;脂多糖;N-乙酰半胱氨酸
胎膜在整个妊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胎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妊娠将不能维持;但是胎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某些变化在临床出现症状(如胎膜早破)前往往不为人所发觉,因此体外孵育胎膜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建立了一种简单、可行的体外孵育胎膜的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胎膜来源 所有胎膜均来源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2004年10月―2005年3月单胎足月择期剖宫产的孕妇(20例),孕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也无临产征兆,所有孕妇除接受麻醉药外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排除有感染征象(血、尿常规有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体温高于正常,胎膜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及有过自然早产或早产并发胎膜早破史者,以及此次妊娠用过抗生素者。
1.2 方法
1.2.1 胎膜的取材及孵育 剖宫产胎盘取出后10min内进行取材,所取的胎膜位于胎盘边缘和破口之间,包含绒毛膜和羊膜两层,大小约10cm×10cm,取材之前先用生理盐水纱布尽可能擦去胎膜表面的血液,取下后立即放入装有Hanks液(4℃)的瓶中,10min内送至实验室后在超净台内把所取的胎膜放入装有Hanks液的培养皿中进行反复漂洗,直至肉眼观察无血液,再用DMEM.F-12培养液洗1次,然后把胎膜剪成24块0.6cm×0.6cm大小,放入装有DMEM.F-12培养液(含1×10 5 U.L青霉素,0.1g.L链霉素)的24孔培养板中,每孔1块组织,加培养液2ml。培养板置5%CO 2 、95%O 2 、37℃的培养箱中进行孵育,共孵育96h,每24h换液1次。孵育48h后其中的8块胎膜再分别给予脂多糖(LPS,0.1mg.L,由O55:B5型菌株产生,Sigma公司,北京中杉公司代理)和LPS+N-乙酰半胱氨酸(NAC,10mmol.L,Sigma公司,北京中杉公司代理)作用24h。
1.2.2 胎膜存活力检测 胎膜存活力检测每24h为一个检测点,即24、48、72和96h。在每个检测点,用CytoTox96Non-Radioactive Cytotoxicity试验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孵育后的胎膜用1%Triton X-100计算其LDH的最大产量,胎膜存活力=100×〔(1-培养基中产生的LDH的量).胎膜中应产生的LDH最大量〕,最后计算各时点20例孵育胎膜的平均存活力。
1.2.3 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 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均增加一个0h时点,免疫组化取消了96h时点,其中72h组又分成LPS组和LPS+NAC组。每组孵育的胎膜经10%中性甲醛固定24h,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MMP-9单克隆一抗及SP法试剂盒为北京中杉公司产品)。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按同前步骤平行操作,其染色作为阴性对照。
染色阳性为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采用半定量积分法,根据切片阳性细胞率和阳性细胞着色强度分别计分。阳性细胞率以计数5个高倍视野为准,≤5%计0分,6%~30%计1分,31%~50%计2分,≥51%计3分。基本未着色,染色强度与背景相似者,计0分;着色浅,略高于背景色,计1分;中等着色,明显高于背景色,计2分;强染,着色深者,计3分。两项相加得分分为4级:0~1分为阴性(-),2分为弱阳性(+),3~4分为中等强度阳性(++),5分及以上为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染色评分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胎膜孵育 在DMEM.F-12培养基中孵育的胎膜生长良好,换液时各培养孔中的培养液均由樱桃红色变成淡橙色,组织颜色鲜艳,有些组织边缘见有细胞生长。20例胎膜孵育后的总存活力24h为87%±1.9%,48h为85%±1.3%,72h为83%±1.6%,96h为37%±1.2%;前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每组和96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苏木精-伊红染色 0~72h各组胎膜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均可见大多数细胞饱满,胞膜完整无皱缩,胞质丰富,核无碎裂、固缩等细胞死亡现象,孵育96h后可见细胞开始皱缩,胞质减少,核碎裂。
2.3 免疫组化染色 在0h及48h,孵育的胎膜中几乎不表达MMP-9,阳性细胞率分别为8%和6%,细胞质着色浅黄(图1、2)。24h时MMP-9表达增强,阳性细胞率为32%,细胞质着色黄(图3)。72h时羊膜上皮细胞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表达MMP-9,胞质呈棕黄色;LPS组表达最强,阳性细胞率为76%,细胞质着色深棕色(图4);LPS+NAC组表达减弱,阳性细胞率为47%,细胞质着色浅棕色(图5),其阳性率和LP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因苏木精-伊红染色示胎膜孵育96h后细胞开始死亡,故未作免疫组化检查。
图1 0h时MMP-9几乎不表达(SP法染色,×100)
图2 48h时MMP-9几乎不表达(SP法染色,×100)
图3 24h时MMP-9弱阳性表达(SP法染色,×200)
图4 72h时LPS组MMP-9强阳性表达(SP法染色,×300)
图5 72h时LPS+NAC组MMP-9中等阳性表达(SP法染色,×200)
3 讨论
胎膜主要由羊膜和绒毛膜组成,两者由富含Ⅳ型胶原的基底膜相连,由于羊膜上皮细胞和绒毛膜滋养细胞是胎膜的主要细胞,细胞排列成单层,在培养基中孵育时,可以汲取有效的营养成分维持细胞的活性,从每天换液见培养基的颜色由樱桃红色变为淡橙色(说明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被吸收)以及部分胎膜的边缘有细胞生长可以证实这一点,且胎膜的活力检测也证实体外孵育胎膜是可行的。本实验把胎膜作为一个整体,保持了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更接近生理状态。
胎膜结构和功能的维持部分依赖羊水的营养, 羊水中主要的电解质为Na + 、Cl - 、K + 、HCO -3 、Mg 2+ 、Ca 2+ 等,还有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及酶等有机物质,DMEM.F-12培养基中几乎包含了羊水中的所有营养成分,pH值约7.2,加上适宜的培养温度,因此胎膜在其中孵育时能保持活性。本实验观察到孵育72h后胎膜的细胞开始死亡,提示胎膜的功能和结构的维持还有赖于完整的机体。
人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均可分泌MMP-9,正常情况下,胎膜中的羊膜上皮细胞及平滑绒毛膜细胞可分泌极少量的MMP-9,一般的实验方法几乎测不出,而胎膜有感染时MMP-9的分泌将明显增加。本实验之所选用MMP-9作为检测细胞活性的指标,是因为有实验证实:体外孵育的胎膜存活时,在LPS干预后其表达量会有明显的增加,NAC和LPS同时作用时MMP-9的表达又会下降;24h表达量上升,这是因为体外孵育24h后因内源性LPS的作用,MMP-9的表达会升高,48h后内源性LPS消耗殆尽,MMP-9的表达量将会降低到最低水平[1] ,以此为指标可以间接反映细胞的存活情况,本实验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因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到胎膜孵育96h后细胞大多数死亡,存活力明显下降,故LPS和NAC只干预24h。
从本实验可以看出,NAC可逆转LPS引起的MMP-9的产生,其机制可能是:炎症可产生活性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活性氧的作用下其水平升高,NAC可抑制组织内在的超氧化离子的产生,从而抑制MMPs的产生[2] 。
为保证体外孵育胎膜的成功,我们的经验是:①胎盘娩出后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一般不超过10min)取材,立即放入平衡盐溶液(本实验使用Hanks液)中尽快送至实验室;②漂洗时动作要快、轻柔;③需培养的每块胎膜不宜过大,以免培养时培养基相对不足而致部分细胞死亡(实验刚开始时培养板每孔所放的胎膜较大,约1cm 2 ,胎膜的存活力较低);④整个操作过程严格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汲取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综上所述,本实验建立的体外孵育胎膜方法是简单、可行的。
参考文献 :
[1] Fortunato SJ,Lombardi SJ,Menon R.Racial disparity in membrane re-sponse to infectious stimuli: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ity[J].Am J Obstet Gynecol,2004,190(6):1557-1562.
[2] Weiss A,Goldman S,Shlomo IB,et al.Mechanism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inhibition by N-ace-tylcysteine in the human term decidua and fetal membranes[J].Am J Obstet Gynecol,2003,189(6):1758-176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增加中老年患者麻醉
- 关于灵芝孢子粉对裸鼠移植性人肝肿瘤血管生
- 磷酸肌酸、左旋精氨酸对移植供心保护作用的
- 关于宫颈癌特异抗原MN.CA9的多糖蛋白表达载
- 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
- 关于东莨菪碱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
-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15例临床分析
- 关于不同外科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
-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浅析
- 胃肠内补液救治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
- 关于瑞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中的应
- 关于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
- 成年与老年大鼠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
- 关于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1例急诊内
- 关于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皮素受体基因
- 关于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