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生,刘功俭,王光磊,曾因明
【关键词】 麻醉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制备的麻醉及管理方法。 方法 氯胺酮基础麻醉后,硫喷妥钠诱导经口气管插管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全麻。 结果 实验猪对氯胺酮基础麻醉有较大的耐受量。保留呼吸平均气管插管次数(2.3±0.7)次。心脏操作时心电图变化较大。 结论 对实验猪进行保留呼吸气管内插管全身静脉麻醉是可行的。心脏操作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可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和提醒术者轻柔操作,若麻醉处理得当,可保证围术期猪的安全。
关键词 :麻醉,小型猪;模型,心肌缺血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esthesia in making myocardial ischemia model in minitype pigs.Methods Pro-caine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as administered after ketamine basal anesthesia,pentothal sodium induction and intubation.Re-sults Ketamine for basal anesthesia was better tolerated by pigs than by humans.(2.3±0.7)trials in average were needed to achieve a successful intubation.Dramatic fluctuations in ECGwere encountered during the heart operation.Conclusion Intra-tracheal intubation an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s practicable in the open-heart operation on minitype pigs.Soft manipulation over the heart and prophylactic use of procaine are suggested to avoid surgically-induced arrhythmia.Adequate anesthesia is key to the pit′s safety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Key words:anesthesia;minitype pig;model;myocardium ischemia
猪的心脏在解剖结构、心脏血管分布和心脏.体重比等方面与人的心脏很相似,特别是两者冠状动脉系统的侧支交叉分布较少,不易建立新的侧支循环,是大鼠、兔和犬的心脏所不可比拟的。基于这些特点,猪常被用来制备心肌缺血模型。为了保证模型的成功,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尤为重要。现将麻醉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用贵州小型猪24头,2~3个月龄,体重14~16kg,雌雄不拘,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12h,禁饮4h。入室后给予氯胺酮15mg・kg -1 、阿托品0.02mg・kg -1 、地西泮0.2mg・kg -1 耳后肌内注射基础麻醉。待猪站立不稳倒下后,将猪移到手术台上,连接心电图。开放耳缘静脉,并补给平衡盐液20ml・kg -1 丢失量。仰卧位固定后,静脉给予硫喷妥钠5mg・kg -1 诱导,保留呼吸插入ID5.0气管导管,深度16~18cm,口角固定。成功后间歇正压机械通气(IPPV),频率15~20次.min,潮气量8~10ml・kg -1 ,吸呼比1∶2。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滴注1%普鲁卡因、0.2%氯化琥珀胆碱、0.1%氯胺酮复合液3~4ml.min,静脉复合麻醉,术中补液5ml・kg -1 ・h -1 。
开胸后适当加深麻醉深度,暴露心脏后,用1%利多卡因0.5ml.kg表面喷洒,心脏操作时注意观察心电图,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及时提醒术者暂停手术操作,如果仍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给予1%利多卡因1mg・kg -1 静脉注射,必要时可给予心律平2~5mg・kg -1 纠正。
手术结束后停滴复合液,手控呼吸,待自主呼吸恢复后充分吸痰,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前给予胀肺。
1.3 观察指标 诱导前、后观察呼吸、心率、体温的变化以及呕吐、流涎等副作用,并记录气管插管次数。麻醉效果分为4个等级[1] ,优:给药后4~10min,精神倦怠,安静进入麻醉状态,肌肉松弛,切开或缝合皮肤、肌肉、牵拉内脏均无疼痛反应;良:给药后8~15min猪精神倦怠,安静进入麻醉,切开或缝合皮肤、肌肉无疼痛反应或有轻度疼痛反应;有效:给药后15min以上猪精神倦怠,安静,麻醉深度不深,切开或缝合皮肤、肌肉有明显的疼痛反应,但不妨碍手术正常进行;失败:给药后猪精神倦怠,切开或缝合皮肤、肌肉时有剧烈疼痛反应,手术无法正常进行或实验猪用药后死亡。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2例冠状动脉结扎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术后心衰死亡,22例麻醉过程平稳,肌肉松弛良好,术野满意,见表1。
表1 麻醉中呼吸、心率、体温变化(略)
2.2 气管插管 氯胺酮基础麻醉起效时间(3.5±1.1)min。保留呼吸气管插管成功率低,平均插管次数(2.3±0.7)次,1例反复插管不能成功,改为逆行插管后一次成功。复合液平均滴注时间(116.3±24.3)min,术后拔管时间为(15.6±8.2)min。
2.3 副作用 全身复合麻醉90%效果优良,术中有15%有流涎发生,无呕吐。见表2。
表2 麻醉评级、副作用(略)
3 讨论
猪的心脏在解剖结构、心脏血管分布和心脏.体重比等方面与人的心脏很相似。所以常用来做心血管研究模型,而相关的手术还没有一种完善的麻醉方案,所以探讨麻醉方法对提高模型的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基础麻醉氯胺酮用量15mg・kg -1 肌内注射用量相对人类较大。但仍然有2头猪不能在10min内进入麻醉状态。硫喷妥钠有呼吸抑制作用,其程度与剂量相关[2]280 ,硫喷妥钠诱导时推注速度不宜过快,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呼吸抑制。与人比较,猪的肺容量小,潮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气压伤。猪正常呼吸频率快,设定15~20次/min接近生理状况。猪呼吸道短直,分泌物多,阿托品用量应大于人类,本实验阿托品用量为0.02mg・kg -1 ,仍有15%发生了流涎。合适的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小型猪心电图与人有差别。QRS波、T波个体间差异较大。有报道[5] 贵州小型猪QRS波有74%左偏,T波可直立、平坦、倒置或双相,故心电图监测时要注意鉴别,不能以T波作为正常心电图的判断标准。这也和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相一致。本研究通过观察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心脏操作时常有频发室早和心率增快,预防性表面喷洒或静脉给予利多卡因效果明显。前降支结扎后,ST段即时升高,心率轻度增快,实验中未加处理,认为是心肌缺血应激反应。
手术过程中动物体温下降明显,本实验中平均下降(1.2±0.2)℃,这与开胸手术容易散热有关,术后保温有利于加速苏醒。同时,术后低体温容易导致猪肌肉颤抖,增加了术后机体的耗氧,不利于手术后的恢复。
通常认为猪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危险性比其他动物大,笔者认为不尽然,只要麻醉处理得当,可以保证围术期安全。猪心肌缺血模型的麻醉有其特殊性,由于本实验麻醉方法未设对照组,完善的麻醉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普鲁卡因复合全麻由于具有效果肯定,使用安全,苏醒迅速,操作方便,易于管理,副作用少,廉价等优点;故可满足本模型麻醉需求。
参考文献 :
[1] 沈咏舟,曾明华,章学光.846合剂与安定对猪全麻效果的比较实验[J].安徽农业科学,1996,103(增刊):118-119.
[2] 刘俊杰,赵 俊主编.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 李尧清,秦建琼,田 英,等.幼猪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失败两例分析[J].四川动物,2002,21(2):104-105.
[4] 何开华,闵 苏,唐小宁,等.猪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探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2.27(2):163-165.
[5] 甘世祥,冯剂凤,董菲洛,等.贵州小型猪正常心电图研究[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1996,18(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