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7例误诊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772 日期:2025-09-19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误诊

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多数发病缓慢,症状及体征典形,易于确诊,但极个别患者发病较急,进展较快,除腹胀迅速加剧,无明显结核病症状,短时间内显著消瘦,恶病质较突出,腹部较软无压痛,极易误诊为肿瘤及其它疾病延误治疗,为总结经验,减少类似患者误诊,作者对误诊时间较长的7例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

  7例患者为我院近10余年收治住院患者,其中女性4例,男性3例,年龄22~34岁,平均29岁。患者因腹胀,短时间内进行性加剧,进食减少,全身无力,呼吸困难,在院外超声检查诊为腹腔恶性肿瘤、肝硬化治疗半月以上。入院时查体:体温正常4例,37.5~38.2℃ 3例,血压全部正常,全部病例体质显著消瘦,呈恶病质,头颅,五官无特殊,颈软,心肺正常,腹显著彭胀,全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腹水征阳性,肠鸣正常,双下肢不肿,双肾区无叩压痛。胸片检查:双肺未发现活动性病灶,双膈肌轻度抬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5例,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2例,全部血沉85mm以上/小时,结核抗体阳性3例,阴性4例,肝功能检查:转氯酶轻度增高4例,胆红素,总蛋白及白/球比值及肾功能全部正常,乙肝及丙肝血清学阴性,腹部超声检查报告大量腹水,肝、胆、胰、脾正常。腹腔穿剌抽液检查:李凡他试验+++,白细胞数&>100/mm3,以淋巴细胞为主。腹水培养阴性。最后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给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痊愈。本组病例入院前,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或肝硬化从而延误治疗,

  2 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医师缺乏对特殊病例的认识: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较多见,但以渗出及粘连型多见,多数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常见症状是发热,腹胀和腹痛,食欲不振,年轻女性月经紊乱,多在发病数周或数月才就诊,常见结核性腹膜炎症状典型,腹部有压痛及柔面感,临床医师较熟悉,易确诊治疗,只有极少数发病急骤,以腹痛及高热为主要表现不易确诊。本组病例更为特殊,主要症状是腹胀,恶病质,无明显发热,无腹痛盗汗,腹肌较软,无腹部压痛特殊体征,是很少见之特殊重症病例,临床医师缺乏少数特殊发病病例的诊断经验而误诊。(2)入本院前,虽都曾在县级医院住院治疗10天以上,但仅依据血常规,腹胀进行性加重,恶病质体征及腹部超声检查,未进行过血沉及必要的腹腔穿剌及腹水常规检查,是造成本组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

  3 讨 论

  结核性腹膜炎(Tubere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腹膜炎性改变,多见于青少年,为继发身体其它部位的结核引起,部分为全身淋巴血行播散所致,临床以慢性渗出粘连同时存在,急性渗出型少见,结核性腹膜炎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消瘦,疲乏,食欲不振,年轻女性月经紊乱,腹胀和全腹压痛,多数起病缓慢,症状较轻,进行性加重,部分可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本病常在发病数周或数月才就诊治疗,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及高热为主要表现[1],结核性腹膜炎发病时,腹膜充血水肿,水分及纤维蛋白大量渗出,液体渗出的同时,部分水分被吸收,渗出之纤维蛋白沉积腹腔,引发腹膜及肠粘连,部分可发生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体征主要为全腹部压痛,腹壁柔韧感,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腹部超声可见大量或分隔不规则液平面,血细胞学检查大多正常,血沉增快,腹水实验室常规检查为渗出液,白细胞增高,分类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本组病例主要误诊原因明确,主要误诊原因是个别结核性腹膜炎发病形势特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形,临床医师缺乏特殊病例诊断经验,为减少特殊病例误诊,我们认为一是临床医师需加强有关疾病知识学习,注意总结提高本病症体征状典病例的临床诊断经验,也应总结特殊症状病例诊断经验;二是腹水检查是确诊和相关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凡入院的腹水患者,特别是年轻腹水患者,应尽早进行腹腔穿剌抽腹水进行相关检查。

参考文献


[1] 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结核腹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9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