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彩珍,邓志勇,钟金妹
【摘要】 目的 评价绿色通道卡、章在急诊患者应用的作用,探讨抢救急诊患者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使用绿色通道卡和绿色通道专用章护送和转运危重及特殊急诊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患者使用绿色通道卡、章后病人的满意度由90%上升到95%,没有因费用,延误等问题造成病人家属不满和投诉。大大缩短了病人就诊及等候时间,为提高抢救效果赢得时间。结论 急诊患者应用绿色通道卡、章,能及时、安全护送病人进行检查、手术及住院,夺取抢救病人的最佳时机。确保以最快的速度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绿色通道卡;绿色通道专用章;急症救治
急诊科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也为了使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快速、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术及住院救治,缩短就诊等候及运送途中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是救治危重患者最有效的体制[1]。我科自2008年9月以来在原有绿色通道制度及绿色通道流程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绿色通道卡、绿色通道专用章,提高了抢救效果,赢得了抢救时间,使患者最大受益[2],保持了救治的连续性,避免了因为中间环节延误救治,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于2008年9月共转运急诊病人829例。其中外科490例。颅脑外伤206例占24.8%,骨折184例占22.1%其中四肢骨折103例占12.4%,其他骨折81占9%。外伤性脾破裂20例占2.4%,多发伤40例占4.8%,大面积烧伤8例,胸部外伤伴肺挫伤32例。内科312例。脑血管意外165例占19.9%。各类中毒70例占8.4%,上消化道出血24例占2.8%,心肌梗塞13例1.5%。溺水5例。其他占35例。妇科25例,宫外孕占3%。五无人员17例占2%。儿科2例为高热引起的的抽搐。全部实施急诊绿色通道卡、绿色通道专用章护送,转运。
1.2 具体做法
1.2.1 使用急诊绿色通道卡、绿色通道专用章标准 (1)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须立即抢救者如心跳呼吸骤停、休克、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2)突发性事件的伤病员急救,如交通事故、塌方等引起的多发伤、各种中毒、电击伤、溺水。(3)社会灾害发生时的伤病员急救如火灾、爆炸等。(4)外籍人士突发急病需紧急救治者。(5)110、120送入医院的一些“五无”人员:无姓名、无单位、无地址、无家属、无经费保证,此类病人边抢救边报告医务科(白天)、行政总值班(夜间)。(6)其他急性病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需要抢救者。
1.2.2 启动绿色通道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急危重病人急诊医生和护士长组织抢救,当接收到群体发病病人时,急诊护士立即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及医院总值班,迅速准备抢救器材和药品。根据受伤情况由总值班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如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后勤部门及相关病区负责人到场共同参与救治并通知相关科室准备好床位[3]。医院总值班根据受伤情况启动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成立抢救领导小组和抢救小组。
1.2.3 绿色通道病人护理管理方案 (1)专人护送 : 病人所有的辅助检查及住院、手术由急诊科护士(必要时还有医生)和护工护送,途中携带好相关的急救物品如简易呼吸气囊、除颤仪等以及药品以备病情变化时迅速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送手术室前、住院前急诊护士先和病区或手术室联系,使病区或手术室做好迎接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4]。(2)急危重病人与病房、手术室衔接的内容:①确保呼吸道通畅;②有效的呼吸支持;③循环静脉通道通畅;④使用药物及液体入量情况;⑤化验检查即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血型、备血等;⑥各种引流管名称以及是否通畅;⑦患者的病史情况;⑧患者的贵重物品交接;⑨影像检查,如CT、X线、B超等检查的情况[5]。病区护士、手术室护士和急诊护士交接后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单上签名。(3)特殊病人的处理 :“110”、“120”送来的一些危重病人以及“五无”人员,急诊护士将患者的具体情况登记在绿色通道卡上,在急诊科抢救、治疗、用药、检查等在医生开启的申请单、处方上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在收费处办理手续后到相关科室检查,各科室见盖有此章的辅助检查会优先检查并在30分钟内出具检查报告,血库及时提供急救用血,麻醉科及时提供手术平台[6]。需办理住院的通知总值班在住院通知单上盖“绿色通道专用章”住院部会及时给予办理手续。
2 应用效果
所有急诊危重病人的护送转运途中,无医疗纠纷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病人的满意度在95%左右,达到预期效果。本组在发病后1 h内得到及时治疗622例(占75%),1~2 h得到治疗192例(占23%),2~6 h得到治疗13例(占1%),6h以上者2例(占0.9%)。其中急诊手术196例,紧急药物溶栓18例。病情需要转上级医院7例,住院治疗752例,留院观察56例,死亡14例。
3 体 会
时间就是生命。但是目前国内创伤救治模式还处在多科会诊,分科诊治的落后局面,常延误急救“黄金时间”,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启用绿色通道后能显著缩短救治时间,保证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 [7]。在使用绿色通道卡、章前危重和特殊病人需要检查、用药往往首先由医生开启检查单、处方有急诊护士通知医务科(白天)、总值班(晚间)再有医务科或总值班通知收费处办理手续,再有护工去收费处办理欠费手续。有时由于医务科、总值班电话占线或电话未搁好造成电话无法及时打通,或者急诊值班人员意识不强等等原因,使病人等候时间延长,耽误病人的抢救。导致病人的抱怨和投诉增多,满意度下降。使用绿色通道卡、章后护士只要在绿色通道卡上登记后将医生开具的检查单(盖好绿色通道专用章)、处方一起有绿色通道人员拿到收费办理手续到药房拿药。总之开辟绿色通道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减少转运、治疗、护理过程的时间浪费,提高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方便病人。以最快的速度明确诊断,以最迅速的方式使大部分患者在治疗有效期内得到治疗。
随着我院绿色通道畅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每年的急诊急救人次达11万余,占全市急诊急救总人次的60%以上。2008年9月后我院急诊科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基础上使用绿色通道卡、绿色通道章后大大缩短了危重急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群体发病和突发事件患者得到有序、有效的抢救,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快速、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术及住院救治。提高了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群体发病和突发事件急诊抢救能力。同时可以避免因为费用问题未给病人及时检查治疗造成纠纷及投诉。极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另外减少了病人奔波,节省了就医时间,优化了就医流程,真正意义上提供了“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兴易,林兆奋,赵 良,等.关于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的指导意见[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333.
[2] 李彦丽,邓燕妹,王 轶,等.心血管急症的绿色通道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1017.
[3] 周少林,陈爱莲.急诊护士在急诊绿色通道中的管理作用[J].河北医学.2007,6(6):740~741.
[4] 孟庆玲.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3,5(7):560.
[5] 吴建文,李学勤.急救绿色通道与手术室急救的护理衔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7):1109~1110.
[6] 黄建红,陈建洪,黄荔红,等.急救绿色通道专用章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24):95.
[7] 李银燕,彭 博.急救绿色通道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07,9(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