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红军,钟世煌,路芳,周蕊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减压加间动电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采用心理减压加间动电流刺激器治疗23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效果分析。结果 本组23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达95.65%。其中治愈16例(占69.57%);显效5例(占21.74%);好转1例(占4.35%);无效1例(占4.35%)。结论 该方法的技术要领容易掌握,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心理减压; 间动电流刺激;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治疗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一侧,亦可累及双侧,其临床表现以关节弹响、疼痛、开口运动异常为主。具有症状复杂、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的特点,一般性治疗效果不佳,我们采用心理疏导配合间动电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右侧发病12例,左侧发病9例,双侧发病2例。主要症状为张口受限11例,耳前区胀痛4例,关节有摩擦音或弹响1例,咬合痛7例,病程均在2个月以内。同时合并心理压力大和心理负担沉重者18例。
1.2 治疗方法 (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压力的程度,给以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2)采用北京海淀电子医疗仪器厂产C65-3B型间动电流刺激器,正负极电极均用直径6cm的圆形衬垫,负电极置病变区,正电极置对侧关节区。直流电为0.5~1mA,密波2分钟、疏密波4分钟、间升波4分钟,一般为耐受量,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1.3 疗效判断 治愈:张口受限消失,耳前区胀痛,咬合痛消失,关节摩擦音消失;显效:张口受限、耳前区胀痛消失,咬合痛、关节摩擦音减轻;好转:张口受限、耳前区胀痛、咬合痛减轻,关节摩擦音减轻或存在;无效:治疗后症状均无改善。
2 结 果
在治疗的23例患者中,治愈16例,占69.57%;显效5例,占21.74% ;好转1例,占4.35%;总有效率为95.65% 。无效1例,占4.35%。此1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关节摩擦音或弹响,可能与关节的结构紊乱或髁状突表面不光滑有关。主要症状为咬合痛、耳前区胀痛及张口受限的患者,采用该方法疗效显著。其中咬合痛7例中治愈6例,显效1例;耳前区胀痛4例中治愈3例,显效1例;张口受限11例中治愈7例,显效3例,好转1例;关节摩擦音或弹响1例无效。
3 讨 论
3.1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病因较为复杂 目前主要认为与局部肌肉痉挛、炎症以及咬合不协调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多属功能紊乱,但也可由结构紊乱或器质性破坏引起,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本病的病理变化可有咀嚼肌痉挛,髁状突移位,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松弛等。本组病例均排除关节的器质性病变、错牙合畸形,X线片仅见关节间隙改变,无骨质破坏。间动电流中直流电所引起的电兴奋性改变和正弦电流所引起的肌肉微小震颤,是一种适宜的刺激,它可阻断或干扰痛冲动的传导,起掩盖作用而止痛[1]。在间动电作用后几小时,其继发性动力作用又使血管扩张,周围血循环加强,由于改善了血循环,使组织的营养障碍及神经纤维间水肿得以解除,渗出消散,促使炎性产物及致痛介质排除,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止痛效果。
3.2 综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由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情较长,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大、心理紧张,采用单一方法治疗难于效奏。本组结合病情采用了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大和紧张的治疗方法,在结合其它方法治疗中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郭万学.理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