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对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751 日期:2025-09-19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比较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6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症状。 结果 度洛西汀和氟西汀组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副反应症状差异也无显著性。 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于与氟西汀相当。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可以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

【关键词】 度洛西汀;氟西汀;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safety of duloxetine and fuloxetine in treating post-schizophrenia depression.Methods 46 cases with post-schizophrenia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and treated with duloxetine and fuloxetine respectively for 6 weeks; HAMD,BPRS,SANS and TESS were used before treatment and 2,4 and weeks after treatment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ide-effect symptoms.Result There exis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HAMD between the 2 groups as well as the side-effect symptoms.Conclusions Duloxetine and fuloxetine share the same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chizophrenia depression with high safety and slight side-effect.

  KEYWORDS duloxetine fuloxetine post-schizophrenia depression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一般为60%,治疗上多用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联合使用。随着抗抑郁药种类的不断增加,新型抗抑郁药逐渐用于临床。本文在总结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新型抗抑郁药平衡高效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做对照研究[1]。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2月1日至2009年2月1日住院患者,入组条件:(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有关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诊断标准[2];(2)抑郁症状持续2周以上;(3)HMAMD[3]评分(17项)≥17分;(4)年龄18~60岁;(5)排除抑郁症和分裂情感性障碍;(6)无严重躯体疾病。符合条件的共46例,随机分为2组,度洛西汀23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18~56岁,平均(28.2±9.0)年,病程2~24年,平均(4.4±3.1)年,氟西汀23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18~55岁,平均(29.8±9.1)岁,病程1~25年,平均(4.9±2.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症状严重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P &>0.05)。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患者原用抗精神病药不变,其中单用药的34例,(氯氮平11例,舒必利7例,奋乃静8例,奎硫平5例,齐拉西酮3例)联合用药12例(舒必利和氯氮平4例,利培酮和氯氮平3例,奎硫平和舒必利3例,奎硫平和奋乃静2例)在使用原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基础上(剂量不变),同时使用度洛西汀或氟西汀,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抗抑郁药物的剂量,最大剂量度洛西汀60mg/d,氟西汀40mg/d。共治疗6周。

  1.2.2 疗效评定 入组前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大于18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副反应量表(TESS)作治疗前评定[2]。入组前及治疗后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评定分4级。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减分率≥80%为痊愈,50%~79%为显著进步,30%~49%为进步,&<30%为无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6周末各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一次。在治疗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不能继续进行治疗为脱落,两组中均无中断和脱落病例。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HAMD,BPRS,SANS量表分治疗前后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注:各量表分值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后3次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治疗后2周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临床疗效 度洛西汀组痊愈7例(30.4%),显著进步6例(26%),进步6例(26%),无效4例(17.6%)。氟西汀组痊愈8例(34.7%),显著进步7例(30.6%),进步5例(21.7%),无效3例 (13%)。

  2.3 治疗中的副反应分析 度洛西汀组治疗副反应症状恶心(胃部不适)4例,(17.4%),睡眠障碍(失眠)3例(13.0%)口干2例(8.7%)为主。氟西汀组分别为4例(17.4%),2例(8.7%),3例(13.0%)。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度洛西汀组眩晕3例(13.0%),便秘2例(8.7%),嗜睡1例(4.35%),氟西汀组分别为0例,1例(4.35%),4例(1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ESS2.4.6周末评分显示随剂量增加,副反应症状未见加重。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是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突出问题,因此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在制定CCMD-3时,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纳入诊断标准范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通常有3种解释:(1)抗精神病药物所致;(2)精神分裂症病程的一部分;(3)随着自知力的恢复对前途的失望反应。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的治疗也成为近年研究的课题。度洛西汀近年来用于抗抑郁的治疗,疗效肯定,耐受性好。本研究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诊断的患者用度洛西汀和氟西汀作治疗对照,度洛西汀组有效率80.4%,氟西汀组有效率8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种药物的疗效都相当好,两组治疗前治疗后HAMD,BPRS和SAN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4,5](P&<0.01),治疗6周末时疗效更明显。抑郁症状改善的同时根据BPRS和SANS评分显示,精神病性症状也有所减轻。关于副反应症状的比较,度洛西汀和氟西汀的副反应症状均较轻,且耐受性较好,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较安全,与抗精神病药物联用均未引起更多的副反应症状。尽管样本较小,但两组在某些副反应症状上如便秘和嗜睡的发生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5,6]。

  总之,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肯定,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大,可以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参考文献


 [1] 兰志银.抗抑郁药[J]国外医学合成药,生物药制剂分册,1996,17:237.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62~75.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S].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

  [4] STAHL SM.Are two antidepressant mechanisms better than one [J].J Clin Psychiatry,1997,58 (8) : 339~340.

  [5] 国效峰,赵靖平,陈晋东.度洛西汀:一种新型抗抑郁药[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 (7) :552~554.

  [6] 赵 静,朱 珠.度洛西汀临床应用的安全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4):304~30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