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留置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处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735 日期:2025-09-19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止留置原因,探讨护理方法。方法 对98例住院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观察不同部位留置针管留置的时间和静脉炎、堵管、针体滑出等的发生率。结果 头皮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与手背静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头皮静脉与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手背静脉与大隐静脉、足背静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大隐静脉与足背静脉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而留置针的置管部位与静脉炎、堵管、针体滑出等无明显关系。结论 婴幼儿穿刺以头皮静脉为首选,其次是手背静脉,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及固定好套管针可以提高静脉留置效果。

【关键词】 患儿;留置针;中止原因;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suspension in infants'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and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Methods 98 hospitalized infants received infusion throug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he indwelling time-length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s at different sit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phlebitis,the blockage and slipping out of the trocar were observed.Result The indwelling needle in scalp vein indwelt for the longest time and was of no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that in hand vein (P&>0.05) while it wa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ose in saphenous vein and dorsalis pedis vein (P&<0.01); the indwelling time of the needle in hand vein was of no difference with those in saphenous vein and dorsalis pedis vein (P&>0.05); the indwelling time of the needle in saphenous vein was of no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that in dorsalis pedis vein (P&>0.05); there existed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tes of puncture and the occurrence of phlebitis,the blockage and slipping out of the trocar.Conclusions Scalp vein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puncture in infants and the secondary choice is hand vein; correct master of puncture technique and good fixation of trocar may raise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KEYWORDS infants indwelling needle the cause of suspension nursing

  静脉留置针由于对血管刺激小,疼痛轻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活动,目前已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为提高疗效,合理使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费用提供了条件,而且由于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更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不仅缓解了医患矛盾,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但在临床治疗中常发生非正常拔管,影响静脉留置输液效果,为探讨非正常拔管原因,从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我们对98例住院患儿静脉置管输液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患儿均系我院住院患儿,因各种病因需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其中男性患儿55例,女性患儿43例。年龄40d~8岁,平均年龄1.06岁。

  1.2 方法 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2G静脉留置针及肝素帽。穿刺部位在头皮静脉54例,手背及腕部静脉17例,足背静脉10例。均于每次输液完毕后采用62.5U/ml封管。记录操作者、留置时间、穿刺部位情况、中止留置的原因和时间。

  1.3 静脉炎评价标准 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2 结 果

  2.1 留置时间 见表1。

  表1 98例患儿留置时间表1显示,头皮静脉留置时间最长,其次是手背静脉,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头皮静脉与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手背静脉与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大隐静脉与足背静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影响留置效果的因素 非正常原因拔针38例。在非正常原因拔管中:(1)静脉炎导致的拔针占45.9%,在静脉炎的发生中,足背静脉最高,但与大隐静脉、头皮静脉、手背静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在堵管因素中,以大隐静脉最高,但与足背静脉、头皮静脉、手背静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针体滑出因素中,大隐静脉与头皮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4)在患儿因素致废针的发生中,头皮静脉最高,但与手背静脉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留置时间 最长10d,最短1d,其中6~10d 18例,3~5d 65例。拔针后观察:局部血管发白,弹性降低,但无1例发生穿刺点感染。

  3 置管技巧

  3.1 婴幼儿穿刺以头皮静脉为首选,其次是手背静脉。由于在头皮静脉留置时间最长,平均(4.97±1.56)d,但其静脉炎的发生率仅占12%,因此,婴幼儿穿刺部位应以头皮静脉为首选,其次选择血流量丰富的,无静脉瓣的粗直血管进行穿刺,注意针尖到达部位应避开关节。

  3.2 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 消毒后,护士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30度左右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5度继续进针1~2m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向穿刺血管方向推进塑料套管完全进入静脉,右手拔出针芯,证实回血通畅后用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消毒肝素帽,将输液头皮针插入肝素帽输液,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特别注意的是: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在进针角度及穿刺速度上有所不同。留置针进针角度以15~30度为宜,在血管上方进行穿刺,进针速度宜慢,以减少对血管内外膜的损伤,同时也保证了外套管进入血管内的有效长度,不易引起液体外渗于皮下。而头皮针进针角度小(15度),速度相对要快,针体需在皮下走行一段再进入血管。因此,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注意勿混淆采用头皮针穿刺的方法。

  3.3 当发现贴膜开胶,导管移位时,应更换敷料,及时调整导管位置,并再次局部消毒,重新固定套管针。在手、足部位固定贴膜时,应适当绷紧局部皮肤,以适应患儿的活动。在头皮静脉留置时,剃除头发要干净,剃除和消毒的面积以与贴膜面积相当为宜,并拭净头皮上的油脂等污垢,以免影响贴膜粘贴效果。对于哭闹不止出汗多的患儿,这时可以用布胶布粘贴在贴膜上,缠绕头或手脚2周,此时注意露出穿刺点,以便观察,防止因导管部分脱出弯折,液体不滴,造成误拔管。

  3.4 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肝素盐水62.5U/ml,即半支肝素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中,用量3~5ml,待针头完全刺入肝素帽内,先注射1ml肝素盐水,再边退针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保持正压封管,这样可避免血液返流,减少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封管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严密,以防细菌污染。输液完毕后封管1次,于抗凝作用持续至第2天开始输液。

  3.5 在留置静脉针期间加强健康教育 静脉留置针一方面让患儿及家长受益,但另一方面会增加家长护理患儿的难度。因此在选择静脉留置针时应权衡利弊,尤其是对于不配合或患有湿疹等皮肤病、皮肤敏感的患儿应慎用。穿刺前首先将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家长,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在使用期间对年长患儿及家长加强健康教育,讲解套管针的自我保护方法,耐心解释,诱导,使其配合治疗,减少因过度活动或护理不当造成置管失败;对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应分散其注意力,建议家长对患儿肢体避免过度束缚。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睡眠时应避免压迫和摩擦。

  4 讨 论

  4.1 静脉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穿刺部位有关系 由于远端血液回流缓慢,如果家长竖抱患儿或患儿剧烈哭闹,就会造成穿刺部位血液压力增大,发生堵管。此外,关节活动也可使套管针反复摩擦血管内膜,造成穿刺部位红肿。本研究结果显示,头皮静脉留置时间最长,其次是手背静脉,足背静脉时间最短。

  4.2 影响留置的因素主要为静脉炎 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炎导致非正常原因拔管占45.9%,但与静脉针留置部位无关。在导致静脉炎的客观因素中包括护士穿刺时损伤血管的内膜,或因外套管进入血管内的有效长度不够,引起液体外渗于皮下,出现红肿或水肿。在主观因素方面,由于头皮与足背的皮下脂肪相对手背和大隐静脉的皮下脂肪薄,当患儿头部摩擦枕头或家人的身体时,因局部受刺激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4.3 堵管造成的拔管,以大隐静脉为最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堵管的发生与静脉穿刺的部位无关,但由于本研究未作封管方法的比较,因此,不能排除这一因素与发生堵管之间的关联。

  4.4 静脉留置针滑出的主要因素是贴膜脱落 贴膜脱落在足部静脉留置的患儿中最常见,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隐静脉,足背静脉部位针体滑出分别高达11.8%和10.0%。这可能是由于婴幼儿汗液和头皮油脂分泌较多,如家长护理不当造成患儿哭闹出汗,在重新固定时,常出现套管有弯折,部分或全部脱出血管的现象,此外如消毒范围未达到贴膜面积大小,或局部头发剃除不干净,油脂污垢和毛发均可影响粘贴效果,造成贴膜开胶脱落。

  4.5 患儿因素包括自己拔掉和对贴膜过敏 常见于小婴儿的头皮静脉和手背静脉留置针。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栗粒样红色皮疹,患儿搔抓烦闹,较大患儿诉有明显痒感。

  总之,静脉留置针已广泛用于临床输液,只要合理使用,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