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外伤性前房积血;活血利水;活血化瘀;中医疗法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因眼球受钝挫伤,或穿透伤,或内眼手术后引起虹膜或睫状体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以前房积血为特征,常致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可致角膜血染。自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因眼球受钝挫伤,或内眼手术后引起外伤性前房积血63例患者65只眼,取得较好疗效,并与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35例36只眼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2002年1月-2008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经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确诊为外伤性前房积血。按就诊先后顺序以2∶1比例分为2组。活血利水法治疗组(治疗组):63例65只眼,男性47例,女性16例;年龄11~63岁,其中20岁以下21例,20~40岁25例,40岁以上17例;病程最短1 h,最长15 d,其中5 d以内者29例,6~10 d者21例,10 d以上者12例;病因中拳头、弹丸、木棒、砖头、铁盒等各种击伤49例,鞭炮及炸药爆炸伤6例,青光眼术后8例;单眼受伤61例(其中右眼27例,左眼34例),双眼同时发病(术后)2例。活血化瘀法对照组(对照组):35例36只眼,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13~61岁,其中20岁以下11例,20~40岁14例,40岁以上10例;病程最短1 h,最长14 d,其中5 d以内者16例,6~10 d者14例,10 d以上者5例;病因中拳头、弹丸、木棒、砖头等各种击伤29例,鞭炮及炸药爆炸伤3例,青光眼术后3例;单眼受伤34例(其中右眼15例,左眼19例),双眼同时发病(术后)1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等资料齐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外伤性前房积血初期(3 d以内),2组均采用凉血止血、活血利水法,予经验方蒲田四物汤加减。基本方药物组成:炒蒲黄10 g,田三七粉(冲)3 g,生地黄20 g,当归12 g,川芎10 g,赤芍10 g,牡丹皮10 g,茯苓30 g,白茅根20 g,车前子(布包)2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 d以后,2组分别进行以下治疗。
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五苓散去桂枝)加减治疗。基本方药物组成:生地黄15 g,当归尾12 g,桃仁、赤芍、川芎、白术、桔梗各10 g,红花6 g,茯苓30 g,泽泻15 g,车前子(布包)2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12 d。
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法,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基本方药物组成:生地黄15 g,当归尾12 g,桃仁、赤芍、川芎10 g,红花6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12 d。
用药加减:以上2组病例,外伤初期均可加防风、藁本、柴胡祛风明目;血色黯红者,加生蒲黄、丹参活血化瘀;眼球胀痛、刺痛明显者,加香附、郁金理气止痛。
西药辅助治疗:口服维生素C 0.1 g,3次/d;外伤出血早期口服维生素K3 4 mg,3次/d。
3 疗效标准
痊愈:前房积血吸收,角膜透明,视力恢复至病前水平;显效:前房积血基本吸收,角膜下方轻度血性混浊,视力基本恢复;好转:前房积血部分吸收,视力提高2行及2行以上;无效:前房积血未能吸收,视力未提高,甚或下降。
4 结果
治疗组63例65只眼,痊愈28只眼,显效23只眼,好转11只眼,无效3只眼,总有效率为95.48%。对照组35例36只眼,痊愈12只眼,显效12只眼,好转8只眼,无效4只眼,总有效率为88.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28只眼痊愈的平均时间为8.5 d,对照组12只眼痊愈的平均时间为10.5 d,疗程比对照组少2.0 d。表1 2组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
5 讨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属中医学“血灌瞳神”、“目衄”等眼病范畴,乃因外伤后损伤目中脉络,脉破血溢,灌于瞳神(前房)所致。中医学认为,外伤是产生瘀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灵枢·贼风》曰:“若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而不去……则血气凝结。”眼部的任何外伤,如钝挫伤、锐气伤或手术创伤,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瘀血表现。而外伤性前房积血,则更是典型的血瘀证,其病自始至终均贯穿着血瘀病理,故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原则。中医学还认为,血与水在生理上相互倚伏、互相维系,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金匮要略》说:“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指出了血与水的病理因果关系。唐容川《血证论》则根据“血积既久,其水乃成”、“水虚则精血竭”的病理基础,强调了“血病而不离乎水”、“水病而不离乎血”的病理关系,明确指出:“病血者,未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生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因此,在治疗用药上血与水可以同治。前房是房水流出的重要通道,是维持正常眼内压的重要组织,血液积于前房,必然影响房水的正常流出,导致房水瘀积于眼内。因此,在本病的治疗中,我们遵循眼科血水同治的原则[1-4],以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不仅要活血化瘀,同时还应利水明目。因为通过活血,既可以疏通经脉,使津液能正常运行,同时通过活血亦可起到利水的作用;但为了促进前房积血与房水瘀积的早日消退,临床还需加用有利水作用的药物如茯苓、车前子、泽泻、白术等。另外,我们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在治疗外伤疾病时,加用桔梗等理气药,对促进病变的早日修复有一定的作用。故我们对因外伤而致的本病用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以治其本(外伤血瘀),四苓散利水消肿以治其标(房水瘀积),加桔梗理气以促进病变的早日修复。外伤性前房积血初期(3 d以内),不可过用活血祛瘀药,而应以凉血止血、活血利水为主,我们在临床上常用自拟经验方蒲田四物汤加减治疗;对于前房积血日久不吸收者,则以瘀血内留为主,治宜重用活血化瘀药,加用利水明目及理气活血药,以促进积血的早日吸收。临床观察显示,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本病,较传统的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可收到疗效更好、疗程较短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清华,刘红娟,黄东湘.水血同治的理论在眼科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1993,20(2):11-12.
[2] 彭清华.眼科水血同治论[J].江西中医药,1994,25(增刊):9-11.
[3] 彭清华.水血同治眼科疾病[J].中医杂志,1995,36(10):632-633.
[4] 彭清华.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29(5):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