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罗布麻片中罗布麻叶提取工艺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453 日期:2025-08-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罗布麻片中罗布麻叶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槲皮素含量为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体积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罗布麻叶的提取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罗布麻片中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27∶73),检测波长为371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结果 用30倍85%乙醇,在水浴中回流2 h。槲皮素在0.963 0~0.080 3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7),平均回收率为99.46%。结论 本工艺提取完全,并获得了满意的测定结果。

【关键词】 复方罗布麻片;罗布麻叶;槲皮素;提取工艺

复方罗布麻片是由罗布麻叶、野菊花、防己粉,以及三硅酸镁、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组成的复方制剂,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具有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等特点,其质量标准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第十一册[1]。现行复方罗布麻片的制备工艺为:取罗布麻叶加水煎煮3次,每次1 h,合并煎煮液,滤过,将滤液浓缩至清膏,干燥,制成干浸膏后与其他药物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衣。用水煎煮罗布麻叶的提取工艺不能充分提取罗布麻叶的有效成分,导致复方罗布麻片的质量和疗效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急需进一步完善复方罗布麻片制备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DIONEX P680LPG-4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戴安公司), DIONEX 170UV紫外检测器(美国戴安公司),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UV-1800S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BS-21S型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AEL-160型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二孔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鑫实验仪器设备厂),YB-1A型真空恒温干燥箱(天津金洲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乙醇、甲醇、盐酸与磷酸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槲皮素对照品(批号100081-200406,含量97.3%, 120 ℃干燥4 h后用)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复方罗布麻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60502;东芝堂药业安徽有限公司,批号06030301;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公司,批号060114)为市售品。复方罗布麻片样品(自制,批号070511、070512、070513)。

  2 方法与结果

  2.1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用流动相配制槲皮素的标准溶液0.01 mg/mL,在400~3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在371 nm处有最大吸收,所以选择371 nm为槲皮素检测波长。

  2.2 色谱条件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 ℃,进样量:20 μL。根据槲皮素的化学性质,参考有关文献[2-6],按乙睛-0.5%磷酸溶液(27∶73)比例,采用恒压恒流(流速为1.0 mL/min)洗脱方式将其分离。

  2.3 罗布麻叶的提取工艺优化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7]及预试验,以槲皮素含量为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体积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取罗布麻叶细粉(过3号筛)约1 g,加B倍A浓度的乙醇,加盐酸9 mL,在水浴中回流C小时,冷却后,转移至250 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用微孔滤膜滤过。见表1~表3。表1 试验因素水平(略)表2 正交试验表(略)表3 方差分析表(略)注:F0.05(2,2)=19,F0.01(2,2)=99
  
  可见,乙醇浓度、加乙醇体积和提取时间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影响因素的作用主次顺序为B、A、C。通过比较,确定罗布麻叶中槲皮素最佳提取工艺为B2A3C2,即加30倍体积的85%乙醇,在水浴中加热回流2 h。按上述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重复3次,结果罗布麻叶中槲皮素提取稳定,平均值为9.171 8 mg/g,说明上述提取工艺适合罗布麻叶中槲皮素的提取。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含量97.3%)20.62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85%甲醇温热超声1 h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对照品贮备液。分别取上述对照品贮备溶液0.5、1、2、3、4、5、6 mL至25 mL量瓶中,加85%甲醇至刻度,分别进样20 μL。以进样量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539 8+60.282 8X,r=0.999 8(n=7)。槲皮素进样量在0.963 0~0.080 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槲皮素对照品贮备溶液2 mL至25 mL量瓶中,加85%甲醇至刻度,连续进样6次,进样20 μL,槲皮素RSD=0.08%。

  2.6 罗布麻叶浸膏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自制复方罗布麻片的罗布麻叶浸膏,置于100 mL圆底烧瓶中,精密加50 mL盐酸甲醇溶液(1→25),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 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进样20 μL,记录色谱图,结果见表4。表4 浸膏含量测定结果(略)

  2.7 样品含量测定
  
  取本品20片,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精密量取盐酸甲醇溶液(1→25)50 mL加入100 mL圆底烧瓶中,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 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微孔滤膜滤过,进样20 μL,记录色谱图。结果见表5。表5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略)

  2.8 重复性试验

  取自制样品(批号070511)约0.07 g,5份,按“2.7”项下方法操作,进样20 μL,槲皮素RSD=1.07%。

  2.9 空白干扰试验
  
  取除罗布麻叶外的复方罗布麻片阴性样品,置具塞锥形瓶中,按“2.7”项下方法操作,进样20 μL,,结果表明在槲皮素峰处无干扰,见图1。

  2.10 稳定性试验

  以“2.7”项下的自制样品(批号070511)作为供试品溶液,于0、1、2、3、6、12、24 h分别进样20 μL,测得峰面积值,槲皮素RSD=1.27%。

  2.11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加入槲皮素对照品贮备溶液2 mL,置于100 mL圆底烧瓶中,挥干后,取自制样品(批号070512)20片,精密称定,研细,称取适量,6份,置于烧瓶中,精密加入50 mL盐酸甲醇溶液(1→25),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 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供试品溶液。进样20 μL,结果见表6。表6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略)

  3 讨论
  
  以槲皮素含量为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体积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罗布麻叶的提取工艺,确定罗布麻叶中槲皮素最佳工艺为B2A3C2,即加30倍体积的85%乙醇,在水浴中加热回流2 h。验证试验结果与其相吻合。

  根据槲皮素的化学性质,参考有关文献,起初采用甲醇- 0.2%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发现槲皮素峰形既前展又拖尾。后来采用乙腈-0.5%磷酸溶液(27∶73),槲皮素峰的分离度与不对称度符合要求。

  通过对3个厂家的复方罗布麻片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发现药物中槲皮素含量较低,甚至含量为零,而且含量极不均匀。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复方罗布麻片质量标准中加入槲皮素含量测定项目,以确保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更全面监管其内在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十一册[S].235.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47,218-219.

  [3] 孙也之,王 琳,刘 振,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的槲皮素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1):5-6.

  [4] 赵文彬,樊莲莲,刘桂花,等.精制槲皮素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41-2542.

  [5] 方玲芬,徐 洪,林开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贵州苦荞麦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23(5):383-384.

  [6] 孙桂兰,齐曼丽,王欣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蒙古地产蒙药材白花杜鹃叶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国药品标准,2006,7(4):35-37.

  [7] 金晴昊,权迎春,关丽萍,等.均匀设计法优选老鹳草中芦丁和槲皮素提取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8-29.

上一篇:浅议中医消渴病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