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261 日期:2025-08-15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益气养阴活血法 维酶素

  1997-1998年,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并与单纯用西药维酶素治疗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1982年10月(重庆)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的《慢性胃炎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1]。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门诊25例,住院7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8~65岁,平均43.2岁;病程1~13.5年,平均10.1年。对照组30例,门诊22例,住院8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41.8岁;病程1.5~14年,平均10.2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基本方药:太子参18 g(或党参15 g),生黄芪30 g,白术l0 g,山药18 g,白芍15 g,乌梅15 g,沙参15 g,土茯苓30 g,当归尾9 g,薏苡仁30 g,莪术12 g,三七粉(冲服)6 g。加减:黏膜表面粗糙不平或呈颗粒状者加白花蛇舌草30 g、土鳖虫9 g;胃黏膜兼有糜烂者加白及15 g、煅乌贼骨12 g;胆汁反流者加旋覆花12 g、制半夏9 g、紫苏梗10 g。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服用维酶素(湖北鄂州市生物化学制药厂),每次1 g,每日3次。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行疗效判定。

  2.2 观察指标
  
  ①服药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有关标准,将临床主要症状(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按轻、中、重程度分0(无症状)、1、2、3级并分别记0、1、2、3分。②治疗前后胃镜下病理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内进行胃镜检查(胃镜为日本Olympus电子Q-240型号),每次检查尽量坚持同一位医生操作,观察治疗前后黏膜相的变化情况,包括充血、水肿、糜烂及黏膜花斑样或红白相间改变,黏膜下血管显露情况等。

  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关于“慢性胃炎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3]。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或总积分减少60%以上,胃镜复查胃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总积分减少20%~60%,胃镜下病变有所减轻;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而未恶化者。结果见表1~表3。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2组比较,P&<0.05表2 2组患者治疗后胃镜疗效比较(略)注:2组比较,P&<0.05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情况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笔者认为,其中医病机的特点为虚实夹杂。虚重在脾胃气虚、胃阴虚;实主要是气滞血瘀。有研究表明,本病以脾胃虚弱型多见,占75.4%,大多兼有血瘀[4]。脾胃气虚、胃络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基础,也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升-异型增生-胃癌多步骤转化的主要环节[5]。胃为阳腑,喜润恶燥,体阳用阴,胃病日久,气虚及阴,阴伤者十之八九。所以,笔者在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加用酸甘养阴之法,更贴切其病机。方用太子参(或党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太子参、沙参、山药益气养阴;白芍、乌梅、甘草酸甘养阴;当归尾、三七、土茯苓、薏苡仁、莪术化瘀软坚、消瘤抗癌。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之功,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对改善腹痛、胃胀满及纳差方面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李益农,萧树东,张锦坤,等.慢性胃炎的诊治问题[J].中华内科杂志, 1983,22(5):261-26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18.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5):318.

  [4] 孙维锋.慢性萎缩性胃炎118例舌象与中医证型分析[J].广东医学, 1990,11(2):30.

  [5] 陆为民,单兆伟,沈 洪,等.胃舒胶囊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2):72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