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医药大规模临床分析的动态管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551 日期:2025-08-08 来源:论文网

   作者:张俊华,商洪才,戴国华,文天才,曹红波,刘保延,翁维良,姚晨,高秀梅,张伯礼

【关键词】 大规模临床研究;动态管理;中医药

大规模临床试验以样本量大、研究单位多、观察周期长为其主要特征,在跨地区、多个协作单位参加的情况下,如何对试验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是提高研究质量的保证。国外发达国家大规模临床试验开展较早,同时网络化程度高。国内由于网络、平台、人员等因素,阻碍了临床试验电子化的进程,许多研究单位无法实现网络化,只能实行终点管理的模式。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MISPS-TCM)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全国东、西、南、北、中设有14个临床试验分中心,75个参加医院,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的方法,计划纳入4 000例受试者。此项目就目前国内现有的条件,实现了临床研究的动态管理,为研究的整体质量提供了保障。以下将从研究实施、药物运送、数据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

  1 研究实施

  MISPS-TCM项目采用中心随机化的方法,各个参加医院的研究者通过拨打电话(许多研究单位无法实现Internet连接),接入临床研究语音应答系统(CRIVRS,中国中医科学院),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逐步完成对受试者的筛选、随机化和药物指定等工作。如果受试者状态改变(中止或完成试验),也需要及时向系统进行注册。

  临床研究者有任何与研究有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电话与试验中心联系,试验中心工作人员尽快给予解决,重要问题及时向课题领导小组汇报。临床研究语音应答系统(CRIVRS)与Internet对接,生成入组信息数据库,并提供网上浏览,试验中心人员登陆网站后,可以了解各个中心的进展动态。

  2 药物运送

  大规模临床试验有其固有的特点,样本量大,观察周期长,这样就不能将所有的药物一次性生产出来,也不能一次将药物运送到每个研究单位,否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药物有效期、药物浪费、研究单位药物存放等等问题。
  
  MISPS-TCM项目采取了分批生产编盲、分次运送的方法。第一批药物在估算75家单位3个月用量的基础上生产,第一次运到每个单位的药物为36例受试者3个月的用量,以后根据各个研究单位的进度,逐渐补充。当某个单位药物存量达到系统最低限度时,CRIVRS系统将发出药物运送单给药厂管理员,药厂管理员按照清单提供的信息,将药物通过“宅急送”送达各个参加单位,同时将送出的药物编号对系统进行登记,供这个参加单位申请使用。参加医院的药物管理人员收到药品后,同样要对系统进行确认。这样就达到药物运送的动态管理,边使用、边生产、边运送,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

  3 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贯穿于临床研究的各个环节,大致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录入与统计、报告存档3个阶段,各阶段数据管理侧重点不同,操作方法不同,但目的都是要保证研究数据的质量[1]。前两步对可靠原始资料的获得至关重要。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研究时间跨度长,研究中心多且分布于各地,样本数量大,包含大量数据的记录、保存、整理等工作,纸型的病历报告表(CRF)如果管理不当,在填写、转交、保存等过程中容易缺失、破损,导致数据丢失,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在临床研究中,同样强调对患者当时情况的及时观察与记录,保证信息的准确、真实,因此,必须在规定的时点观察并填写各项数据,否则时效性也得不到保证。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而临床资料及时传输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网上提交是实现数据采集及时性的最理想方法,国外发达国家逐步实现临床研究的电子化,整个研究过程在Internet上实现,基本脱离了纸质材料。国内由于条件的限制,临床研究数据仍以纸质CRF为载体,所以纸质CRF提交仍处于主导地位。MISPS-TCM项目采用传真的方式实现CRF的即时提交,保证资料的时效性。

转贴于

  临床试验中心和数据管理中心收到传真资料后,对CRF记录的信息进行初步审查,包括纳入病例是否符合纳入标准、是否有缺项漏项、字迹是否能清晰辨认、有无修改等。将没有疑问的数据录入建好的数据库,并在录入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数据库;有疑问的数据填写疑问表,及时交与临床监查员,由临床监查员向临床研究者进行质询核对,修改并签字,说明出现问题原因。随着试验病例资料的传入,同步录入数据,当试验结束后数据库也完成。这样可以随时对数据进行核查,并防止数据在试验结束后被修改,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中期分析,及早发现问题,特别是对于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通过动态数据管理,边收集、边整理、边核查、边录入,及时纠正发生的问题,为统计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4 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临床试验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效率、进行试验过程的协调和管理正日益普及。FDA已经开始接受完整的电子化申报资料并对电子申报实行优先评审,促进了临床研究电子化进程。各国的软件开发商已经开发了不少专业的临床数据管理软件,其中较为成熟的有Oracle公司的Clinical, Phase Forward 公司的Clintrial、Clintrace和InForm,国内开发的用于临床数据管理的专业软件ClinAdmin等。这些软件系统具有规范化的研究设计、电子CRF的设计、电子数据获取,全面的临床试验信息管理,在线受试者招募,基于Web技术的加密的数据传输等功能,能够帮助临床研究人员轻松地实现临床试验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国内计算机网路技术目前还只是局限于某些环节和某些单位,不能实现“信息流”的全面流通。MISPS-TCM项目立足于国内的具体情况,采用电话网络与Internet对接,实现了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动态管理,对临床试验中各个环节实施实时的信息交换、数据核查和监管、加强试验中各类研究人员的相互协作,这对有效控制偏倚,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丽云,刘保延,梁志伟.临床研究中数据管理及其质量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11):916-91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