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同剂量运脾方对脾虚大鼠小肠功能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547 日期:2025-08-08 来源:论文网

     作者:丁国栋,孙远岭,周 纬,奚政君

【摘要】 目的 观察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有效方药运脾方不同剂量对脾虚大鼠小肠功能的影响,探索运脾方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利血平致脾虚动物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消食健儿糖浆组)、运脾方大剂量组、运脾方中剂量组、运脾方小剂量组,测定大鼠体重变化及食量消耗,观察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结果 运脾方能明显增加脾虚大鼠的食量和体重,增加D-木糖的排泄率。结论 运脾方能够改善脾虚大鼠小肠吸收功能,并呈量效关系。

【关键词】 运脾方;儿童;厌食症;脾虚大鼠;D-木糖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Yun-Pi Prescription in different dose on small intestinal function of splenic asthenia rats, so as to explore mechanisms of Yun-pi Prescription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apositia. Methods Experimental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 to six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the model group,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Xiao shi Jian er Syrup group), Yun-Pi Prescription in high, middle and low dose group. Measure the changes of body weight and food intake, observe excretory rate of D-xylose of rats. Results Yun-Pi Prescription could increase body weight and food intake, improve excretory rate of D-xylose in splenic asthenia rats. Conclusion Yun-Pi Prescription could improve the small intestinal absorptive function of splenic asthenia rats with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Key words:Yun-Pi Prescription;children;apositia;splenic asthenia rat;D-xylose

  运脾方是导师孙远岭教授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有效验方,主要由黄芪、苍术、白术、煅龙骨、焦山楂、炒麦芽等组成,具有益气健中、运脾和胃之功效。本实验观察不同剂量的运脾方对大鼠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SD大鼠,雄性,SPF级,动物质量合格证号:SCXK(沪) 2002-2003,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中心提供,检疫后备用。

  1.2 药物及试剂

  运脾方按国家药典规定加工为糖浆制剂,批号20041201,本院制剂室提供;临床日服剂量按1 mL/kg计,设大、中、小3个剂量组,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10、5、2.5倍。阳性对照药物消食健儿糖浆,四川豪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101,临床日服剂量按1 mL/kg计,给药剂量10mL/(kg·d) (相当于临床日服剂量的10倍)。利血平注射液,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041230,规格:1 mg/mL。D-木糖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主要仪器

  塞多利斯BS124S电子天平,德国;UNICO WFZ UV-2102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美合资;日立180-80型偏振Zeeman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日本;γ-放射记数仪,中国。

  2 方法与结果

  2.1 运脾方对利血平脾虚模型大鼠食量、体重的影响

  取体重(75±5)g大鼠72只,雄性,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运脾方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单笼饲养,按组分别灌胃蒸馏水(正常组和模型组)、消食健儿糖浆、运脾方糖浆制剂,同时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d),其余各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0.3 mg/(kg·d)利血平,连续21 d,每日记录进食量和体重,并观察大鼠一般形态和症状。数据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下同)。结果见表1。表1 运脾方对利血平脾虚大鼠食量、体重的影响(略)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下同)。

  2.2 运脾方对利血平脾虚模型大鼠D-木糖吸收的影响[1]

  取体重(220±20)g大鼠72只,雄性,分组、给药同“2.1”项。第21日晚8时开始禁食不禁水,12 h后灌胃给予5%D-木糖溶液2 mL/只。1 h后膀胱穿刺取尿液,测定尿D-木糖,用分光光度计在554 nm处比色。结果见表2。表2 运脾方对利血平脾虚大鼠D-木糖吸收的影响(略)

  3 讨论

  脾主运化,功能健全则化生气血津液,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保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如果脾运失健,则会出现相应症状。本实验结果显示,利血平致脾虚失运,出现消瘦、纳呆、体重减轻等,与正常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应用运脾方治疗后,大鼠一般情况改善,食欲增强,体重增加,有效改善脾虚症状,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运脾方大剂量组疗效最佳。

  D-木糖是一种戊糖,内服后主要由十二指肠与空肠经易化扩散而吸收。因其为单糖,在吸收前没有先行消化、分解的必要;吸收后也不被肝脏和周围组织所代谢,且不受胰功能状态的影响;加之其水溶性,大部分可以原型从尿中排出,更因在正常情况下血中没有可检测到的木糖存在,且在任一测定时间内,肾的D-木糖排出量与血浆中木糖浓度成正比,与排尿速率无关,故可借口服定量木糖后从尿中排出来测知小肠的吸收功能[2]。尿中木糖排泄率愈高说明小肠吸收功能愈好,脾虚患者小肠吸收功能低下,其D-木糖排泄率较正常人为低。因此,D-木糖排泄率是反映小肠吸收功能的指标之一。本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尿中D-木糖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差异,经运脾方治疗后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显著上升,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运脾方大剂量组疗效最佳。D-木糖在小肠的吸收是易化扩散,需消耗能量,与细胞膜表面的Na+-K+-ATP酶有关。有研究显示脾虚时Na+-K+-ATP酶降低,而小肠黏膜具吸收功能的绒毛寿命、长度变短,数量减少,从而导致D-木糖吸收下降[3],而运脾方作为一种胃肠黏膜保护剂,口服后能减少损伤和促进修复,故运脾方可能是通过增强胃黏膜吸收及黏膜保护以免受损伤而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蒋伟哲,黄雪梅,孔晓龙.龙眼参提取物治疗脾虚动物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5):357-358.

  [2] 胡琳琳,高云芳,何志仙.三种脾虚证模型小鼠消化吸收功能改变的比较研究[J].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9):816-816.

  [3] 余 华,张安仁,张月娥,等.麦粒灸对脾虚泄泻证患者尿D-木糖及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1,42(3):151-15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