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妊娠合并粒细胞缺乏症1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766 日期:2025-07-3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妊娠 粒细胞缺乏症

  患者 女性,25岁,体健。月经规律,孕2产2。首次妊娠,末次月经2005年4月11日,孕期无毒害物质接触史,2005年 8月8日孕17周,因发热、咽痛1周,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缺乏,入本院血液科。查体:体温37.9 ℃,呼吸25次/分,脉搏120次/分,血压13/8 kPa,轻度贫血貌,左侧咽腭弓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心肺及腹部无异常。血常规:血红蛋白86.2 g/L,白细胞0.63×109/L,中性粒细胞34×109/L,血小板149×109/L,各系白胞形态无异常。诊断:1.粒细胞缺乏症;2.左侧扁桃腺周围炎;3.妊娠17周。入院后即行骨髓穿刺,显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活跃,早幼粒细胞比例增高,其余各阶段比值形态大致正常;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形态未见异常;淋巴细胞及巨核细胞未见异常。认为白细胞缺乏为感染中毒引起,给予头孢二代静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150 μg,每日2次),治疗9 d再行骨穿骨髓象同前。患者扁桃体周围炎控制,多次化验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无明显变化(白细胞0.44×109/L~0.9×109/L,中性粒细胞0.29×109/L~0.36×109/L),住院20 d病情稳定,出院观察。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最高至1.9×109/L,未处理。孕期其它经过正常。2006年1月15日妊娠39+4周,出现临产先兆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未闻异常,肝脾触及不满意,产科无特殊情况,血常规:血红蛋白81 g/L,白细胞1.52×109/L,中性粒细胞0.72×109/L,血小板141×109/L;肝肾功能、血凝4项等化验及肝胆脾超声均无异常。诊断:1.妊娠39+4周孕1产0枕位;2.白细胞减少症;3.贫血(轻度)。入院后连续3 d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均低于1.0×109/L(0.66×109/L~0.83×109/L),中性粒细胞均低于0.50×109/L(0.30×109/L~0.35×109/L),诊断粒细胞缺乏症,应用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输血浆200 ml。因胎儿窘迫于1月18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剖一健康活女婴,术程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次日输入机采白细胞1个,术后第1、3、5、7天复查血常规结果无明显变化。患者身体恢复良好,于术后第7天签字出院。出院后口服利血生、鲨肝醇等升白细胞药,每周查血常规,自半月后白细胞逐渐回升,至产后2个月恢复正常,随访新生儿发育正常。以后未再监测血象及进一步明确诊断。

  患者于2007年再次妊娠,末次月经9月5日,孕2+月感冒,咽痛、咳嗽,无发热,在村诊所输入青霉素、双黄连6 d痊愈,孕期经过顺利,妊娠27周当地县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白细胞0.9×109/L,中性粒细胞0.47×109/L,未治疗,未复查。6月8日孕39+3入院待产。查体:轻度贫血貌,余无异常。血常规:血红蛋白82 g/L,白细胞0.93×109/L,中性粒细胞0.84×109/L,血小板118×109/L。诊断:1.妊娠39+3周孕2产1枕位;2.粒细胞缺乏症;3.贫血(轻度);4.瘢痕子宫。当日即行子宫下段2次剖宫产术、双侧输卵管结扎术,顺利剖一健康活男婴。给予头孢他啶静点及抗贫血药口服,因患者拒绝应用及上次住院治疗经验,未再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术后第1、3、5 d动态复查血常规均显示白细胞缺乏,最低值白细胞0.66×109/L,中性粒细胞0.34×109/L。患者身体恢复好,住院7 d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2周后白细胞开始回升,至产后6周恢复至正常范围。

  讨论

  正常妊娠后白细胞有一定程度升高,自妊娠7周开始,至30周达高峰,约增加50 %,其计数值由非孕期的平均7.0×109/L增至10.0×109/L,一般在9.5×109/L~12×109/L,临产及产褥期显著增高,偶可高达25×109/L,持续至产后2周以后,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淋巴细胞无明显增加,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几乎无改变[1]。白细胞减少多见于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及某些病毒感染,如伤寒、副伤寒以及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时,还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也常见于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

  妊娠合并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罕见。此例患者平素体健,无明确感染及系统性疾病史,无毒害物质接触史。2次妊娠后均出现白细胞、粒细胞明显减少及缺乏。2005年首次妊娠3个多月时因上呼吸道感染化验显示白细胞明显减少、粒细胞缺乏,骨髓穿刺未提示有价值的信息,仅显示骨髓增生活跃,考虑为感染中毒所致,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但白细胞减少无明显恢复,足量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无反应,合并白细胞减少继续顺利妊娠至足月,剖宫产术后恢复好,产后半月白细胞开始恢复,至8周恢复至正常范围。2007年再次妊娠,至妊娠27周时产前检查发现白细胞明显减少,无不适,未治疗,至足月妊娠行2次剖宫产,恢复良好,产后2周白细胞开始恢复,至6周正常。

  分析本例患者2次妊娠后白细胞明显下降、粒细胞缺乏的诊治经过,似乎不支持感染中毒的诊断,其病情也与一般白细胞减少不符合。考虑为妊娠特发性的,可能为患者体质特殊,妊娠后胎儿刺激母体组织产生某种物质,作用于骨髓阻滞白细胞进入血循环,或释放入血使白细胞破坏,或与粒细胞结合使其不能被检测。此为临床上该类特殊患者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本研究认为,临床上遇到此种情况,首先应排除全身各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缺乏,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如动态监测血常规、肝功能测定、必要的重复骨髓穿刺以及肝胆脾超声等等,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产前检查,注意支持治疗,产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孕产期。建议产后行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明确骨髓造血情况。本例患者处理上的不足之处在于首次妊娠终止后未能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再次妊娠后也未能定期产前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最大的遗憾是新生儿出生后未能留脐血了解新生儿血液状况,且因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差未能对小孩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

参考文献


  1临床产科学编委会,主编.临产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855.

  2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2.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