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诊断脂肪肝158例结果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142 日期:2025-05-26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运用超声体检筛选出的158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58例脂肪肝病例。其中男102例,发生率为64.5%,女56例,发生率为35.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岁以下66例, 发生率为41.7%;40岁以上92例, 发生率为58.3%。结论 超声显像诊断脂肪肝准确率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脂肪肝 超声诊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过量摄入,导致脂肪肝的发生机会越来越多,本文对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发现的158例脂肪肝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4月~2008年12月来我院门诊做腹部B超检查的人员为研究对象,职业包括公务员、教师、工人、科研人员及个体等,共计158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56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47岁。
  1.2仪器与方法 仪器:采用TOSHIBA NEMIO 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检查时采用仰卧位或左斜卧位,对肝脏依次作剑突下纵横切、肋缘下各个方位的斜切以及第4~5肋间开始的各个肋间隙的扫查,全面了解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肝区回声光点以及其内管状结构的变化等。检查时为避免有肠气的干扰,所有受检者均于当日清晨空腹;从多角度观察肝脏远场及近场回声光点的强弱变化,观察肝肾实质回声的反差增大与否来确诊。为了避免人为造成脂肪肝的假象可以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观察一些正常的肝脏声像图。按回声衰减程度将脂肪肝分为3度:轻度脂肪肝: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减弱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尚清晰,膈肌清晰;中度脂肪肝:肝脏大小形态正常或轻中度增大,前场回声增强,后场衰减,管状结构走向模糊,尚可辨认;重度脂肪肝:肝脏增大,形态饱满,边缘角钝,前场回声明显增强,后场衰减明显,甚至无回声区,轮廓不清,管状结构难以辨认。
  2 结果
  158例脂肪肝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脂肪肝者多有饮酒史,见表1、2。另40岁以下66例, 发生率为41.7%;40岁以上92例, 发生率为58.3%。
  表 1 不同性别及程度脂肪肝比较(例)
  性别    轻度 中度 重度
  男       68   23   11
  女       42   10   4
  合计    110   33  15
  百分比(%) 69.6  20.8  9.6
  表2 脂肪肝者的相关情况
     3 讨论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中堆积,造成肝功能障碍和结缔组织增生[1]。肝脏作为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正常肝内脂肪只占4%~7%,当脂肪积聚超过肝脏重量的10%时称脂肪肝。有报道称[2]组织学脂肪沉积肝脏&>30%时超声可检出脂肪肝,&>50%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可达90%。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患者大多数无自觉症状,常在超声体检中发现,经过及时治疗可逆转恢复正常,而有部分长期重度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预后凶险[2]。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2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3]。
  脂肪肝可因营养过剩、肥胖、饮酒、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多种原因引起。表1示脂肪肝大都表现为轻中度,是可以作为对于体检者亚健康的一种警告,而重度脂肪肝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表2则表明脂肪肝的发生主要影响因素是酒精与血脂的浓度,其中过量饮酒可能是本组研究脂肪肝病例男性远大于女性的主要原因。另40岁以上脂肪肝发病率高于40岁以下可能与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导致脂类代谢异常有关。
  脂肪肝的病人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感觉。重度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常有持续或反复升高,又有肝脏肿大,易误诊为肝炎,应特别注意鉴别。临床检查,75%的患者肝脏轻度肿大,少数病人可出现脾肿大、蜘蛛痣和肝掌。肝穿刺活检作病理检查是确切诊断脂肪肝的方法,但由于是一种有创伤性检查,同时过程繁琐、安全性等因素,临床不常用且不易被患者接受。而超声由于具有很好的图像特异性,且经济、快捷、准确、无创伤、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因此成为诊断脂肪肝的的有效方法,对脂肪肝的诊断、追踪观察及治疗后复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海根,王金锐.腹部超声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2.
[2]贾春梅,康春松,刘树香.均匀性脂肪肝的超声组织定性[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2):938-940.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603.
[4]陈红彬.实用超声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7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