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胃肿瘤;平滑肌肉瘤;出血
1病例报告
例1: 女,41岁. 黑便、乏力20 a入院. 查体: 心肺正常,腹平软,上腹部有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未扪及肿物. 胃镜检查: 胃底部溃疡型, 周围不规则的肿物,触及易出血. 术中见胃底部有约9 cm×7 cm,向胃腔内的肿块. 手术行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底部平滑肌肉瘤,周围淋巴结未转移. 术后11 mo死亡.
例2:男,46岁. 黑便15 a入院. 查体: 心肺正常, 腹平软, 上腹部有压痛, 肝脾未触及. B超剑突下肝左叶旁混合性占位性病变, 考虑胃肿瘤. CT: 胃底部占位性病变. 胃镜检查及活检诊断为胃小弯侧平滑肌肉瘤. 手术探查胃小弯侧前壁有约10 cm×10 cm结节状肿瘤,与肝左叶形成粘连,胃左动脉附近、胃小弯侧、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肿大. 手术行全胃切除及肝左叶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高分化平滑肌肉瘤,淋巴结无转移. 术后8 mo,因上腹部发现肿块,再次入院. 手术探查: 肝脏膈面有1 cm×1cm肿物、肝左叶外侧有1 cm×1 cm的肿物、膈肌有2 cm×2 cm肿物. 病理报告: 高分化平滑肌肉瘤转移,侵润性生长. 术后2 mo死亡.
例3: 男, 61岁. 呕血、黑便3 a入院. 查体: 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未扪及肿物. CT胃底部占位性病变并压迫脾脏, 胃镜诊断为胃癌. 术中见胃底部有15 cm×12 cm肿物,上端与膈肌粘连, 基底部与后腹膜略固定. 行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病理: 胃底部肿瘤14 cm×12 cm×5 cm, 中分化平滑肌肉瘤,周围淋巴结未转移. 术后4 mo B超复查, 发现肝左叶有约2 cm×2 cm转移性肿瘤. 术后6 mo死亡.
2讨论
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较其他胃肿瘤约高60%~86.7%[1-2]. 本组3例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就诊. 该肿瘤以血性转移为主,较常见的器官有肝、肺、腹膜等,淋巴结转移罕见. 胃平滑肌肉瘤对化疗、防疗不敏感,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2].
参考文献
[1] 宋家琨,王克有,赵国. 胃平滑肌肉瘤20例的临床诊治探讨[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9):574.
[2] 李海民,窦科峰,高志清,等. 胃平滑肌肉瘤15例临床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