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氨甲喋呤致腭骨坏死1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782 日期:2025-03-23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腭骨坏死
【关键词】 氨甲喋呤;腭骨坏死
  1临床资料
  男,47岁,因腭部溃烂1 mo于20040918入院. 患者缘于3 a前关节疼痛. 曾诊断为类风湿,口服氨甲喋呤、硫唑嘌呤、叶酸片. 8 mo后出现感冒症状,伴上颌牙龈疼痛. 左侧面部明显肿胀. 腭部出现铜钱大小灰黑色区. 随后迅速蔓延至全腭部及上颌唇侧牙龈,上前牙松动,自行脱落. 半月后软腭部穿孔,且饮水进食时食物返流入鼻腔. 遂来我院求治. 查体: 双侧面部肿胀,左颧面部、眶下区麻木,痛觉不敏感,张口度30 mm. 上颌前牙缺失,上颌颊侧牙消失,骨面暴露. 其前庭沟区黏膜肿胀,与骨面间隙可见浅黄色污秽渗出. 向上探可见黏膜、骨间隙已至眶下缘水平,口内卫生差,恶臭. 硬腭部黏膜完全坏死,呈灰黄、灰黑色,与其下骨面稍分离,坏死区后界达上颌结节后1 cm,硬软腭交界正中可见一2 cm×1 cm大小瘘孔,呈腭穿孔语音. 双侧腮腺导管口不红,暴露的骨面呈灰黑色. 探无出血,探痛阴性,软腭肿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侧耳后、全颈、腋窝、腹股沟未及肿大淋巴结. 诊断: 双侧上颌骨骨髓炎伴软组织大面积坏死、死骨形成. 入院后先双氧水、高渗盐水冲洗骨面,清除游离坏死组织. 并于040929在全麻下行双侧上颌骨、左侧颧骨、鼻骨、鼻中隔坏死骨、软组织清除术. 术中于右颊侧附着龈处切开至骨面,骨膜分离器分离上颌唇颊侧软组织与骨面. 去除坏死组织,有右上颌骨下份、左侧上颌骨、部分颧骨、鼻骨及鼻中隔. 止血、冲洗、碘仿包加压包扎. 术后12 d拆除碘仿包,术后19 d用暂时性赝复体修复,出院时张口度1 cm. 择期以赝复体恢复外形.
  2讨论
  患者有类风湿病史,且有服用氨甲喋呤8 mo史. 诊断为韦格纳肉芽肿.病理报告是淋巴细胞增生,故排除. 因临床表现为上颌骨广泛坏死、软腭穿孔、坏死性臭味. 开始高热,考虑贫血、免疫力低下造成大块骨坏死. 因此认为是用化疗药后引起的骨髓造血抑制、免疫力低下合并细菌感染致大面积软组织坏死. 氨甲喋呤是选择性的抑制叶酸还原酶,使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1]. 其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口腔炎、腹泻、皮疹、肝肾功损伤、脱发、肺炎、吸收不良、骨质疏松等.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 新编药物学[M]. 第1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49-225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