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腹腔;内脏出血; 自体输血
1临床资料
199001/200512收治腹腔内脏出血患者160(男95,女65)例,年龄16~51(平均34)岁. 脾破裂85例(53%),肝破裂10例(6%),肝破裂合并脾破裂15例(9%),宫外孕破裂50例(31%). 发病至手术时间3~26(平均14)h,估计出血量1300~3000 mL. 回输血量300~2500 mL,平均占出血量的65%. 输异体血量200~800(平均400)mL,占出血量的10%~23%. 用ACD保存液与腹腔回收血按1∶3混匀即可,自建立中心血站,实行集中采供血后,我们改用生理盐水与腹腔回收血仍按1∶3~4稀释. 在进腹后钳夹提起腹膜,用卵圆钳夹住无菌消毒缸,伸入盆腔、肝下及脾窝等腹腔低凹处舀起积血,倒入盛有盐水的无菌盆内,至不能舀起时用吸引器吸除剩余积血,迅速探查,控制出血,确认无空腔脏器破裂,肝破裂深度<1 cm,未伤及肝门及叶间胆管,无癌肿病灶后,用5~7层盐水浸湿后的纱布过滤腹腔回收血,经漏斗装入输液瓶内回输. 有12例静滴地塞米松10 mg以预防输血反应. 160例患者回输腹腔自体血后,四肢温暖,精神好转,尿量增加,有低血压者血压平稳回升,脉博有力、循环恢复稳定,无发热、寒颤、血红蛋白尿等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顺利恢复,痊愈出院.
2讨论
腹腔自体血回输可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困难和血源紧张的状况,为患者的成功救治奠定了基础. 腹部实质脏器破裂及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的,出血量大,多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情危急,救治成功的关键是争取时间,必须迅速恢复血容量,及时手术止血. 由
于这类患者需要大量输血,在我们相对贫困的山区医院,经常遇到的首先是病情危急,家庭经济困难,其次是库存血不足,时常同一个血型的红细胞悬液只有400~800 mL,外调血需8 h以上. 采用腹腔自体血回输,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成功救治的有效途径,缓解了医疗资源的不足. 我们同期因合并肠破裂等原因没有进行自体血回输的肝脾破裂患者,输配血量达出血量的2/3,以此推算,本组自体血回输的患者平均节约用库存血1000 mL. 腹腔自体血的回输可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输异体血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尢其是在目前艾滋病等发病率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输血传染病的潜在危险不断增加[1]. 采用腹腔回收式自体输血,减少了配血等中间环节,避免了输血传染病的潜在危险,又可节约医疗资源.
体腔内出血一般可在6 h内回输[1]. 我们自体血回输在3~36 h,高于文献报告的时限,但无异常反应发生. 我院腹腔自体血回输已采用20 a,出血时限多控制在24 h内,均未发生因自体血回输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我们对出血时限虽掌握较宽,但注重回收血的色质,一般血液暗红,血凝块较多的不回输,肝破裂伤及肉眼可见的胆管,有胆汁污染可能的不回输,肠浆肌层挫裂伤者回输应慎重.
参考文献
[1] 林武存. 更新输血观念确保输血安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