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游泳对其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796 日期:2025-03-23 来源:论文网
作者:张琴,刘菊莲,袁芙蓉,李天平,刘俊兰,冯怀浩

【关键词】 新生儿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院产科200402/200412生产的足月单胎正常新生儿80例为实验对象,按分娩顺序随机分为游泳组,对照组,各40例. 出生后均采用母乳喂养,其生产方式,母亲年龄平均(29±5)岁,男女比例,胎龄(38.5±1.5)wk,出生体质量(3.5±0.5)kg均无显著差异(母孕期合并症除外). 实验对象排除引起黄疸的病理情况.
  1.2方法
  游泳组新生儿于生后48 h进行游泳,1次/d,连续5次,后隔日1次. 1月至少10次. 具体方法:新生儿吃奶后1 h,脐部贴防水护脐贴,颈部套好游泳圈,游泳室内温度28℃,水温38℃,操作者修剪好指甲,播放轻音乐, 让婴儿缓慢入水, 对婴儿进行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活动,最后让水产生波浪,婴儿自由活动. 并充满爱心与婴儿说话交流. 游泳结束后要迅速擦干婴儿身上的水迹,保暖,取下护脐贴,予30 g/L碘酒或750 mL/L乙醇消毒脐部,并用护脐带包扎. 对照组新生儿未进行任何干预. 所有研究对象用TCB(经皮测黄疸仪JH 201B)于生后1~28 d连续测试观察黄疸变化,记录研究对象出生后胎便排出与转黄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包t检验.
  2结果
  所有婴儿黄疸出现时间均在生后3~4 d(P&>0.05). 游泳组婴儿黄疸达到高峰的时间晚于对照组,黄疸的高峰值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至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 游泳组胎便排出与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婴儿(P&<0.05,表1).表1两组研究对象的多项指标对比(略)
  3讨论
  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 新生儿肠腔内胎便中含有胆红素80~100 mg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5~10倍[1],新生儿游泳时,由于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人在水中活动消耗的能量多,肠道蠕动增加,可促进胎便排出[2],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 小肠蠕动机械清洗作用使小肠内细菌数受到限制,游泳促进肠道蠕动,使肠道菌群保持平衡,减少肠道感染所致的黄疸. 游泳时由于能量的消耗,泳后新生儿食欲增强,胃液分泌增加,迷走神经兴奋,腺体分泌,胃窦黏膜内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 迷走神经冲动,胃泌素可使胃的基本电节律和动作电位出现的频率增加,使胃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促进胃蠕动,有助消化,两者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3]. 研究表明胃泌素可促进新生儿胃肠,胰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发育,成熟[4]. 胃泌素是胃酸的强刺激,且对胃肠道的多种细胞具有营养作用[5]. 胃酸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消化道低pH能抑制大肠杆菌等发育快的条件致病菌,对消化道有净化作用,预防感染所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有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发挥其生物屏障的作用,阻止有害菌在肠上皮的黏附生长,繁殖,并促进肠道蠕动. 从而减少肠道感染,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肠道胆红素重吸收.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等. 新生儿黄疸,实用新生儿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46.
  [2] 赵少飞,谢丽群,胡海宾,等. “新生儿游泳”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探讨[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4):218-220.
  [3] 姚泰,吴博威. 消化与吸收,生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178.
  [4] 邱学华,黄裕新,杨梦庚. 正常孕产妇血清胃泌素浓度变化及其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15(1):43-45.
  [5] 赵保民,黄裕新,张伟. 电针对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和EGFR表达及AgNoR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9):782-78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