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声检查;诊断;眼外伤
1临床资料
200003/200512本组48例眼球损伤患者,男43例,女5例,年龄17~48(平均28.5) 岁. 右眼伤32只,左眼伤16只,其中挫裂伤40只,穿孔伤8只. 受伤原因:爆炸伤14例,异物致伤9例,锐器刺伤3例,钝器击伤22例. 视力减退39例,视力丧失9例. 彩超检查时间1 h~2 mo,其中72 h以内者43例. 使用Acuson128XP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0 MHz,患者取平卧位,双睑闭合涂耦合剂,探头轻置眼睑中部作眼球横、纵、斜多切面扫查,必要时嘱患者转动眼球观察,依次观察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球壁以及球后三角等结构,发现病灶后向多个方向进行全面探查,以确定病灶的部位并测量其大小,观察其形态、边界、后方有无回声衰减以及病灶与周围的关系等. 本组48例使用彩超7.0 MHz高频探头检查出相应病变者45例,准确率93.8%. 眼外伤常多种病变同时存在,其主要病变如下:外伤性白内障16例;晶状体脱位2例;玻璃体出血、混浊15例;视网膜脱离12例;脉络膜脱离3例;眼内异物11例,检出10例;眼球破裂4例;前房积血21例;角膜损伤4例,漏诊2例,漏检率占50%.
2讨论
各种致伤原因均易导致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出血、混浊,视网膜以及脉络膜脱离等,甚至眼球破裂,眼内容物溢出,最后导致眼球萎缩. 超声对于检查受限的眼外伤常有独到价值[1]. 眼球损伤常见声像图表现有:①外伤性白内障.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晶状体回声增强. 特别是晶状体后囊膜有无破损,对选择手术径路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成功有指导意义. ②玻璃体混浊.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斑点状、细带状回声,后运动活跃. 眼内出血时,眼底镜多无法窥视,而超声检查可发现出血量多少以及分布范围,明确病因,便于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③视网膜脱离. 通常呈“V”或“一”字形细带状强回声,形状多较规则,与视乳头相连.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带状强回声上的细带状血流信号,频普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似. 超声检查可判断脱离部位、程度[2]. ④脉络膜脱离. 表现为突向玻璃体内的半环形带状较强回声,与球壁相连. 彩色多普勒检测显示较粗的带状血流信号,多伴有视网膜脱离. ⑤眼内异物. 声像图表现为斑片状强回声后方伴“彗星尾征”或声影,异物周围常有因出血所致的点状或带状强回声. 超声扫查可指出有无异物和定位,并能确定有无球壁破裂、穿通伤,有助于选择治疗和手术径路,但由于眼球壁声阻抗与异物声阻抗的差异较小,细小异物也可能漏诊,联合CT则是目前诊断眼球壁异物最佳的方法组合[3]. ⑥眼球壁破裂. 表现为眼球壁带状回声连续性中断,周围软组织间隙可出现无回声区,眼球壁水肿增厚. ⑦前房出血. 可见前房无回声区内出现细小以及斑点状回声. ⑧角膜损伤:因角膜位于超声近场盲区,容易漏诊. 我们认为,随着超声技术的提高. 高频探头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和细小分辨力,对了解眼内各部分损伤程度提供详细全面的影像资料,对临床选择治疗时机和方式,估计预后有着重要价值,可作为眼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
参考文献
】[1] 卢学峰.超声显像在眼外伤中的临床应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7):481-482.
[2] 张永红,张洪远,张永存.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6):403-404.
[3] 陈倩,徐格致,王文吉,等.眼球壁异物X线、B超、CT定位诊断的评价[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7):446-448.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