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68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561 日期:2025-03-21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作者:王建军,高长庆,陈文武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
  1临床资料
  200103/200303用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mass heparin calcium, IMWHCa)治疗急性脑梗死68(男39,女29)例,年龄51~78(62.5±8.6)岁;高血压44例,高脂血症38例,血糖高11例,所有病例均有高黏血症. 对照组68(男36,女32)例,年龄49~76岁(60.8±10.2)岁;高血压39例,高脂血症37例,血糖高19例,高黏血症54例. 两组间年龄、病情无显著性差异(P&>0.05). 均在发病1~2 d内治疗并观察疗效2 wk. 治疗组在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天津红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LMWHCa 0.5 mL(4100抗X a国际单位)腹部sc,2次/d,连用10 d为1 疗程. 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10 d为1 疗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均为甘露醇、胞二磷胆碱. LMWHCa组基本痊愈26例,显效18例,好转19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91.7%;对照组基本痊愈15例,显效13例,好转21例,无效17例, 总有效率73.5%,两组差异显著(P&<0.05). 治疗组用药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 表1);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无变化. LMWHCa组于治疗后头颅CT显示病灶较前缩小或密度变浅者为45例(71.4%),对照组显示病灶较前缩小或密度变浅者为17例(27%).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7例出现注射部位青紫,牙龈出血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经洛赛克治疗痊愈. 对照组出现皮疹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表1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略)
  2讨论
  抗凝疗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手段,过去常用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 UFH)治疗,由于其存在有过敏反应,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及引起自发性出血等不良反应,故UFH临床应用的利弊存有一定争议. LMWHCa是由UFH裂解获取的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段的钙盐,其生物学活性与UFH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用药期间抗X a因子活性高,而抗Ⅱa的作用弱,对凝血纤溶系统影响小,而抗血栓作用强,几乎不引起血小板聚集,也很少增加血管通透性. 故而低分子肝素具有UFH的抗凝作用而其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则很少,常规剂量应用无需实验室监测[1,2]. 国内文献[1-3]报道,LMWHCa治疗急性脑梗死总有效率为87.5%~93.6%,本结果为91.7%,与之相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3.5%(P<0.05),表明LMWHCa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良好. 常规剂量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头颅CT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提示使用LMWHCa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钦云.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2;10(3):265-267.
  [2] 刘丽梅,李宝文.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观察[J].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2;5(增刊):27.
  [3] 刘学文,闵连秋,杨丽,等.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23(2):10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