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作者:杨毅 张静 杨漪 党润民 张德一 赵立国
【关键词】 颅内压升高
关键词: CT;颅内压升高;脑室
1 对象和方法
颅脑疾病患者249(男193,女56)例,年龄8~79岁.患者中颅内高压11例(4.4%),癫痫10例(4.0%),阵发性头痛87例(34.9%),行为、精神异常者2例(0.8%),头颅外伤85例(34.1%),部分肢体活动不灵、记忆力减退、口齿不清19例(7.6%),无症状134例(53.8%).影像学检查中CT平扫确诊.
2 结果
CT示第五脑室为两侧侧脑室前角间或两侧侧脑室体部间前方条状或梭形脑脊液密度或相同信号低密度区,第六脑室为两侧侧脑室体部间后方呈条状或三角状脑脊液密度区.五、六脑室同时出现者为两侧侧脑室体部间条带状脑脊液密度区,两者间分界不可见.249例中单纯第五脑室形成113例(45.4%),单纯第六脑室形成47例(18.9%),五、六脑室并存89例(35.7%).
3 讨论
透明隔位于中线,由两层三角形薄胶质膜组成,两层薄膜间有一潜在间隙,当其横径为1~2mm时,称之为透明隔腔或第五脑室,15.0%永存于成年,当其直径大于3mm时,称之为透明隔囊肿[1] ,其双侧壁向外膨凸,椭圆形或近圆形,增大的囊肿压迫或(和)阻塞室间孔引起双侧隔膜外凸、移位,双侧脑室扩大,脉络丛分离外移,三脑室受压下移,三脑室上之大脑内静脉受压下移.透明隔囊肿可分为两类:无症状性透明隔囊肿(ASPC),症状性透明隔囊肿(SSPC).ASPC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一般不需治疗,做定期检查动态观察即可.SSPC一旦确诊则需外科治疗,慢性颅高压、癫痫、视乳头水肿、精神异常等为主要表现[2] .第六脑室:位于双侧侧脑室体部之间,穹窿柱垂直面后方,在横轴位呈底边向后,尖端向前的三角形,常与透明隔腔相通,在婴儿期70.0%均已消失,此腔隙常与透明隔腔并存,偶尔单独出现,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递减.与透明隔相通并存者,呈条带状,偶尔腔内液体增多形成囊肿.本组病例,五、六脑室共存者、其腔壁间宽径大于3mm者31例,其两侧腔壁均不外凸,而呈条带状,按照透明隔囊肿的诊断标准,均应诊断为五、六脑室囊肿形成,对此类情况,经检索文献,并未见同类报道,我们认为,虽然其在数值上符合诊断标准,但其在形态及临床上又与五、六脑室囊肿有所不同,依笔者之见,此种情况,应诊为五、六脑室形成为宜,而不应诊为五、六脑室囊肿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仁健,刘玉卿.透明膈囊肿引致分裂样精神异常1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2):123.
[2]钱志远,张剑宁,章 翔,李安民,易声禹.透明隔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2):105.
关于CT诊断五、六脑室疾病249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临床科研水平的模糊定量评估模型
- 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端粒酶的活性
- 关于术后感染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和E┐选择
- 关于异种骨髓移植后1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关于扎鲁司特对急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观
- 关于黑质致密部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
- 关于肝细胞肝癌中C2基因表达与HBxAg的关系
- 关于人骨肉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关于人骨肉瘤中5个新基因片段在不同骨肿瘤
- 人酪氨酸酶有关蛋白┐2的cDNA克隆及表达
- 关于利培酮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25例
- 关于慢性压力负荷性心衰大鼠肾脏细胞凋亡
- 关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
- 关于内皮素与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视网膜增殖膜
- 关于肝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意义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肌钙蛋白┐I水平同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