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面神经
关键词: 面神经;梳理术;面肌抽搐
0 引言
面肌抽搐是以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不自主抽搐或痉挛为特征的病征.现将我科1993-2000年,采用面神经梳理的方法治疗面肌抽搐患者疗效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科1993-01/2000-01面肌抽搐患者28(男10,女18)例,年龄平均45(32~61)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1年,平均6年.其中4例为双侧面肌抽搐,余为单侧.全部患者病因均不明确.
1.2 方法 手术方法:采用常规耳屏前、颌下“S”形切口,解剖出面神经分支或面神经总干,锐性剖开神经外膜约1.5cm,显露出神经.在显微镜下选用显微血管钳或银探针,插入神经束间,平行于神经束方向作束间分离梳理,梳理时适当加压,使部分神经束受到轻度损伤.
2 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面肌抽搐消失,均有不同程度面瘫出现,3~6mo后,面肌动度逐渐恢复.半年后随访,27例患者无表情肌抽搐发生,1例双侧面肌抽搐患者一侧复发.两年后随访,又有1例单侧面肌抽搐患者复发.对复发的2例患者,再次行神经压榨术后,面肌抽搐症状消失. 转贴于 3 讨论
面肌抽搐多发生于中年以后,临床上女性多于男性[1] .面肌抽搐(面肌痉挛)分为原发性抽搐和继发性抽搐.表现为突发性的面部肌肉无规律抽动[2] .
对面肌抽搐的治疗可采用镇静剂、抗癫痫药物治疗.亦可采用理疗、针灸、封闭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但都疗效不佳[3,4] .颅外手术主要通过神经干压榨术、银圈结扎术、面神经梳理术等方法造成面神经暂时性麻痹.其中面神经梳理术由于损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效果明显、暂时性面瘫恢复快等优点,应做为颅外手术的首选.
参考文献
[1]刘宝林,顾晓明.口腔颌面外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0-451.
[2]王海波.半面痉挛面神经超微结构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5):262.
[3]Kowal L.Facial tics [J].Aust Fam Physician,1995;24(10):1870-1871.
[4]Pulec JL.Total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technique to avoid complications [J].Ear Nose Throat J,1996;75(7):4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