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肺衰竭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心肺衰竭;监护
1临床资料
病例1: 女,35岁,体质量40 kg,马来西亚籍. 诊断: 急性心肌炎,肺水肿,心源性休克. 急诊行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IABP 1∶1辅助心功,效果不佳. 启用体外膜肺氧合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流量3.2~2.8 L/min, FiO2 100%. 病例2: 男,38岁,体质量53 kg,印尼籍. 诊断: 肺栓塞,心源性休克,慢性肾衰,糖尿病. 体外循环开胸行肺栓塞清除术,术中心肺肾功能衰竭,体外循环停机困难. 急诊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流量 3.0~3.5 L/min. 病例3: 男,58岁,体质量83 kg,中国籍. 诊断: 左室心功能辅助7 mo后,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急性肺水肿、肺功能衰竭、体外循环停机困难,急诊应用ECMO,流量4 L/min. 病例1和3,分别在应用ECMO 救治后13 d, 3 d后,心肺功能恢复成功撤除ECMO,康复出院. 病例2,应用ECMO第12日心肺功能不可逆转,肾功能衰竭,死于多脏器衰竭.
2监护
① 基础指标监测: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及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 持续监测患者心排量、ECMO血流量及氧合前后压力,动静脉血氧情况. 每日监测心肺影像状况; ② 护理: A.心理护理: 减少焦虑、疼痛等因素对患者的影响,适量镇静; B.呼吸护理: 呼吸机设置应为正常应用范围的最小参数值,使肺脏得到充足的休息[1]; C.营养: 每日提供的营养总热量8370~10 462 J( 2000~2500热卡). 主张持续少量胃肠营养(TPN),既可调动胃肠生理功能, 又可中和肠道内酸性消化液,预防消化道出血; D.神志: 每小时检查神志及肢体反应状况,并作出评估,防止脑血栓或脑出血的发生; E.水电平衡: 记录每小时出入量,保持液体平衡,防止电解质紊乱; ③ 并发症监护: A.出血: 要达到良好抗凝目的又不引起抗凝过度的并发症,护理措施: (1)每1~2 h监测ACT 值,每6~8 h监测PT、PTT水平. 根据ACT, PT, PTT的水平,及时调整肝素用量. 仰卧位,上身略抬高(35°)减少脑部充血;出血时,评估出血量,找出出血原因及时补充血液损失;B. 感染: 长期ECMO支持,继发感染的危险极高. 监护措施为: 保护性隔离单间隔离监护;ECMO指定特护组,限制人员流动;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更换护理用物;伤口出血渗血敷料及时更换,保持伤口无菌干燥; C.栓塞: ECMO离心泵,氧合器对血细胞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要每2 h评价并记录肢体脉搏强弱、皮温色泽、感觉、反应,评估神志状况,预防脑部血栓;D.大动脉破裂: ECMO置管在大动脉或静脉的位置不佳,易造成血管损伤破裂. 预防监护: 良好固定ECMO循环管道,搬动或转移患者时要轻柔,保持管道功能位,避免托、拉、拽管道.
3讨论
ECMO技术作为终末期心肺衰竭患者争取心、肺移植,心肺辅助治疗的桥梁,为延长患者生命,争取了时机. 据统计,终末期心肺衰竭患者,死亡率达74%~92%,应用ECMO后,可使其死亡率降至46%左右[2]. 本组3例病例,已尝试呼吸机辅助呼吸,主动脉内气囊泵(IABP)支持心功,高剂量的强心血管活性药物,患者仍处于危重之中,若无ECMO的支持,其死亡指数可以预计. 可见,ECMO是对危重患者“最大救治尝试”之后的一种求生选择[3].
参考文献
[1] Chen YS, Wang MJ. Rescue for acute myocarditis with shock by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J]. Ann Thorac Surg, 1999; 68: 2220-22204.
[2] Chen YS, Wang MJ.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support for adult postcardiotomy cardiogenic shock [J] . Ann Thorac Surg, 2002; 73: 538-545.
[3]郭加强,吴清玉. 心脏外科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