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脂肪肝患病情况及有关因素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6283 日期:2025-03-08 来源:论文网
作者:康爱英,王国庆,张建阁

【关键词】 脂肪肝
  【关键词】 脂肪肝;血脂;血糖
  1临床资料
  40~60岁在职教工263(男123,女140)名,在全面检查后,用德国西门子400B超声诊断仪,早晨空腹进行肝区常规探查. 收集禁食12 h静脉血为标本,检测血糖(氧化酶法),血清总胆固醇(CHODPAP法)及三酰甘油(GPOPAP法);试剂由上海科华及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使用法国倍肯公司生产的ALCYON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肝脏B超声像图显示有形态增大、肝实质回声增强、近切光点密集、远场回声衰减、肝静脉模糊不清,判定为脂肪肝. 血浆TG≥1.70 mmol/L, TC≥5.72 mmol/L为高脂血症;空腹血糖(FPG)≥7.0 mmol/L为糖尿病[1]. 应用χ2检验进行患病率的比较,生化检测结果以x±s表示,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用u检验判定. 共检出脂肪肝78人,患病率29.66 %(表1,2).表1脂肪肝患病率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略)表2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生化检测结果比较(略)
  2讨论
  脂肪肝是中老年尤其是高职教师的常见、多发疾病(29.66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6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明显高于40~50岁,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比1998年文献[2]报道有显著增高趋势. 其发生存在着性别差异,可能与激素的作用相关,雄性激素是内脏脂肪增加的促进因子,而雌激素是内脏脂肪增加的抑制因子. 另外,男性多有不良饮食习惯,嗜烟酒,社交活动频繁,生活无规律. 实验证明,大量酗酒可直接损坏肝脏,乙醇脱氢氧化使NADH / NAD+比值升高,三羧循环减弱,脂肪酸氧化受阻,致使肝中脂肪积累;而女性多注意节食减肥,锻炼身体,因此脂肪肝的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 另外,脂肪肝的发病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均属脑力劳动者,在长期精神紧张及繁重工作的压力下,易诱发诸多负性情绪,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影响糖、脂代谢的调节,从而导致血糖、血脂增高,加速脂肪肝的形成. 而工人体力活动较多,动员释出的脂肪酸多被肌肉组织利用,肝脏积存较少,故体力劳动者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脑力劳动者.
  本结果表明,脂肪肝患者血清TG和TC含量均高于非脂肪肝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脂肪肝的发生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几乎所有的脂肪肝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其中80.77% 有高甘油三酯血症,44.87% 有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均升高者占47.44% ,这充分说明脂质代谢紊乱是脂肪肝的重要诱因,而高甘油三酯血症比高胆固醇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更为密切.   据文献[3]报道4%~46%的脂肪肝患者伴有糖尿病,而半数糖尿病伴有脂肪肝. 本组结果显示,有43.59%的脂肪肝患者伴有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糖类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致体内脂肪大量动员,肝摄取自由脂肪酸增多,在肝脏自由脂肪酸氧化或利用受阻从而酯化为甘油三酯并储存,形成脂肪肝. 反过来,肝内脂肪沉积本身可诱发胰岛素抵抗,使葡萄糖利用率降低,血糖升高,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毒性和脂肪肝/脂质毒性之间的恶性循环[4]. 由此可见,高血糖与脂肪肝互为促发因素.
  本次体检发现,中老年教工脂肪肝的发病率较高,这对防治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预防保健工作中,要大力宣传脂肪肝、高脂血症的预防干预措施,减少环境和生活行为中的危险因子. 提高职工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技能,定期追踪检查;要调整中老年教师的工作量,鼓励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内脂肪在肌组织中被消耗;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习惯;适量使用降脂、降糖及抗脂肪肝药物防止病情发展,加速脂肪肝的逆转,使机体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周新.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
  [2]费小强. 中国纺大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1999;20(3):208.
  [3]姜桂芳. 大学教职工脂肪肝患病调查[J]. 中国校医, 1998; 12 (4):276.
  [4]范高健.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J]. 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2;22(5):28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