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包压塞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心包压塞;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200304/200406共完成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58例,其中术后出现心包压塞4(男1,女3)例,年龄3~14岁. 通过心脏彩超确诊TOF,术前检查血氧饱和度63%~85%,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手术顺利,术中止血彻底,术中常规应用抗凝剂,并给予支持等治疗,术后24~42 h患者胸腔引流突然变少,测激活凝血时间&>480 s,用鱼精蛋白中和抗凝剂、补液、输血、挤引流管等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出现中心静脉压直线上升,心率加快,收缩压降低,脉压差减小,尿量减少等休克症状,立即床旁拍片示心影增大呈烧瓶心,床旁彩超确诊为心包压塞. 急诊手术,打开心包,取出积存血块,血压立即回升. 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2讨论
TOF由于长期缺氧,侧支血管丰富,凝血机制障碍,转机时间长,破坏凝血因子,术后易致出血过多[1]. 如心包腔引流不畅时,血及血块在心包腔内积聚过多,即可急性心包压塞,发生率为3.4%~5.8%,多出现于手术后36 h内. 术后保持各管道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脱落,严密观察胸腔引流的量及性质,准确记录每小时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如引流液突然由多变少或无,或血性引流液&>4 mL/(kg・h),伴随CVP直线上升,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应想到发生急性出血或心包压塞[2],病情危急,及早发现,分秒必争,做好二次开胸准备,为抢救赢得时机.
参考文献
[1] 孙国成,蔡振杰,刘维永,等.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的保护 [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5):239-240.
[2] 胡雪慧,薛卫斌,杨秀玲,等.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护理 [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20):1859-1960.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