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522例高脂血症住院患者中医证型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708 日期:2025-08-29 来源:论文网

    作者:洪军,赵明芬,汪建萍,付晓乐,马宁,安冬青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观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08年1-7月收治的522例高脂血症住院患者,分析其中医证型在年龄、性别上的分布特点。结果 通过分析,归纳出新疆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以秽浊痰阻证多见。结论 新疆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新疆的地域、气候、饮食结构相关。

【关键词】 新疆;高脂血症;中医证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CM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emia in Xinjiang. Method Five hundred and twenty-two hyperlipemia patients during January 2008 to July 2008 in Xing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were observed, and their TCM syndrom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in sex and age was analyzed. Result Phlegm-turbidity syndrome is the main syndrome in hyperlipemia patients of Xinjiang. 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CM syndrome of Xinjiang hyperlipemia patients is related to the region, climate and diet structure of Xinjiang.

  Key words:Xinjiang;hyperlipemia;TCM syndrome

  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促发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首要病因。为加深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和研究,我们对2008年1-7月本院国家级心血管重点专科收治的522例高脂血症病例进行了中医辨证分析,并就证型特点作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7月住院患者。522例患者中,男323例(61.88%),女199例(38.12%);平均年龄(61.16±12.39)岁。

  1.2 合并病种

  冠心病203例,占39%;高血压162例,占31%;糖尿病68例,占13%;慢性支气管炎10例,占2%;脑梗死10例,占2%;其他13%。

  1.3 西医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诊断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血清TC&>5.72 mmol/L(220 mg/dL)或/和血清TG&>l.7 mmol/L (150 mg/dL)或/和血清LDL-C&>3.64 mmol/L(140 mg/dL)或/和血清HDL-C&<0.91 mmol/L(35 mg/dL)。

  1.4 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结合本院临床经验将所有病例辨证分为4型。秽浊痰阻证:主证为头重,肢体困重,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次症为食少多寐,胸闷恶心,口干而不欲饮,形体肥胖或偏胖,呕吐痰涎。气滞血瘀证:主证为时常头痛眩晕,时常胸闷或时有胸痛,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次证为失眠心悸,面唇紫黯,耳鸣耳聋,胁肋不适或刺痛。脾胃虚弱证:主证为乏力气短汗出,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细弱;次证为面色萎黄少华,纳食不馨,胸膈痞满,大便溏薄。肝肾阴虚证:主证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次证为头痛,胁痛,健忘,目涩。

  1.5 纳入标准

  ①符合高脂血症西医诊断标准者。②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标准。③原发性高脂血症。

  2 研究方法

  2.1 检测指标与方法

  空腹肘静脉取血检测TG、TC、HDL-C、LDL-C,由本院检验科完成,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日立7600)检测。

  2.2 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的姓名、性别、族别、年龄、中医证型等资料录入计算机,在Excel软件支持下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结果

  522例高脂血症患者各证型构成比见表1。不同性别高脂血症患者证型分布特点见表2。不同年龄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见表3。表1 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表2 不同性别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例)表3 不同年龄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例)由表2可见,不同性别的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均以秽浊痰阻型居多,平均占总构成比的66.09%;男性、女性患者秽浊痰阻型分别占其构成比68.73%、61.81%。不同性别的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χ2=6.19,P=0.103&>0.05。由表3可见,不同年龄的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均以秽浊痰阻型居多,平均占总构成比的66.09%;不同年龄组高脂血症患者秽浊痰阻型分别占各自构成比的68.97%、65.22%、62.73%、65.45%、67.65%、79.17%。不同年龄的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χ2=14.71,P=0.473&>0.05。

  4 讨论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浊”、“血瘀”范畴。从病证分布角度认为,本病散见于胸痹、眩晕、心悸、肾痹、风痱[3]。众多医家对高脂血症进行分型论治,由于采用的辨证体系、分型层次、学术流派等不同导致所分证型有所差异。由于新疆所处地域、气候的特点,其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与内地多有不同,其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也有特殊之处。通过我们对522例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的归纳和分析,发现新疆高脂血症患者以秽浊痰阻证多见。这与新疆的地域、气候、饮食结构相关。

  新疆西北风盛行,扬尘、扬沙以及沙尘风暴频作,居民易感受沙尘、花粉之邪,秽浊自外而入;又新疆居民多嗜好吸烟,烟草为辛热之品,最易损伤肺脏,更加导致津液代谢失常,而肺与大肠相表里,燥邪伤津气,肠道津枯,失其濡润,大肠传导失职,秽浊自内而生。

  新疆居民有其特有的饮食习惯,以肥甘厚味、辛辣炙煿之品为主,喜食牛羊肉、高脂、高糖、高蛋白制品,且喜饮烈酒,少食蔬菜等副食品。肥甘厚味太过则伤脾胃,因肥能生热,甘能缓中,肥性滞,甘性缓,肥甘可窒碍胃肠,影响脾胃升降,阻滞中焦,使中阳不运而生湿,湿又生痰化热,形成湿热和痰热之患;肥甘厚味可助阳生气生阴,生阴者,转化为脂液,浸淫脉道,而血脉不利,气之运行不畅,气结血瘀,痰浊阻滞脉道,进而阻遏经气运行致心脉不畅,而过度饮酒,酒热之气损伤脾胃,酿成内湿内热,促成本病。另一方面,随着新疆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疆居民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而膳食中动物性和油脂类食物不断增加,致使营养过剩,脾胃功能受损,水湿不运,积湿生热,痰浊内生。

  上述原因使脾肺功能受损,脾失运化,肺不布津,从而内生痰浊;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湿秽浊。痰湿秽浊阻滞脉道以致气血运行不利,故而发病。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522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分析,归纳出新疆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秽浊痰阻证多见,其与年龄、性别无相关,说明新疆的地域特点与此密切相关,也充分体现了《内经》因地制宜的思想。本课题是对新疆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的初步分析,为加强对新疆高脂血症患者的认识和研究提供参考,可为丰富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3.

  [3] 胡正松.高脂血症从痰瘀论治五法[J].江苏中医,1995,16(12):32-3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