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清饮现代研究进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706 日期:2025-08-29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温清饮;龚廷贤;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综述

 在中医发展史上,江西抚河流域名医辈出,其中明代龚廷贤被誉为“医林状元”,其《万病回春》所载方剂备受后世习用。如温清饮一方,由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治妇人经行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萎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崩漏不止[1]。本方实际由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而成,具有养血清火、调营解毒之功,清代以前为妇科专方,主要用于崩漏出血;现代已引伸应用于血热蕴结引起的皮肤病、皮肌炎、复发性口疮、红斑狼疮等疾病[2]。兹将相关临床及药理研究综述如下。

  1 临床应用

  1.1 皮肤病

  崔氏等[3]用微米化加味温清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0例,并与原药材治疗140例对照,结果均取得满意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朱氏等[4]应用温清饮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总有效率达95.24%。王氏[5]应用加味温清饮为主治疗带状疱疹伴有剧烈神经痛64例,总有效率为100%。秦氏等[6]采用温清饮治疗异位性皮炎,其中温清饮颗粒治疗35例,温清饮辨证加味治疗61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100%。蔡氏[7]报道,以温清饮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20例,结果疗效极佳2例,疗效好11例,疗效稍好6例,恶化1例。张氏等[8]采用温清饮内服加外敷,再喷涂修复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5例,结果痊愈42例,显效10例,好转3例。叶氏等[9]运用温清饮加减治疗寻常痤疮120例,总有效率达95.83%。

  1.2 口腔疾病

  赵氏等[10]对103例患者采用温清饮配合转移因子预防阿弗他溃疡复发,取得较好效果。李氏等[11]用温清饮治疗复发性口疮48例,并观察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水平升高(P&<0.01),IL-2受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下降(P&<0.05,P&<0.01)。表明温清饮可以调节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杜氏等[12]观察了温清饮口含片的临床疗效,结果口疮性口炎、创伤性口腔溃疡总有效率均为100%,腺周口疮为72.5%。

  1.3 妇科疾病

  杜氏等[13]运用温清饮胶囊治疗血热型功能性子宫出血20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欧氏[14]予加味温清饮治疗虚热型崩漏105例,经过1~2周期(每周期3~6剂)治疗后,结果痊愈85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4%。

  1.4 脑梗死

  马氏[15]应用清温饮治疗急性脑梗死11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7例对照。结果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54例,进步23例,无变化13例,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痊愈7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8例,无变化16例,总有效率为66.6%。并可明显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王氏等[16]对56例脑腔梗死患者以温清饮为主加减治疗,并与西药综合治疗作对照。结果近期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3年及5年)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其他

  还有报道以本方治疗消渴[17]、狐惑病[18]、皮肌炎[2]、白塞氏病[2]等,均取得满意疗效。本方在日本应用甚广,如治疗贫血、更年期障碍、肝斑、过敏体质及肝损伤等,常以温清饮为首选药物[2]。

  2 药理作用

  2.1 抗溃疡

  杜氏等[19-21]研究表明,温清饮能降低大鼠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对大鼠胃黏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能降低应激性溃疡大鼠血清丙二醛含量(P&<0.01),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升高一氧化氮(NO)含量(P&<0.01),降低血清TNF-α水平。提示温清饮的抗溃疡作用与抗氧化、降低血清TNF-α水平、增加NO含量有关。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温清饮有促进家兔实验性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对小鼠的胃溃疡有抑制作用[22]。

  2.2 免疫

  杜氏等[23]研究发现,温清饮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能增强小鼠T淋巴细胞酸性酯酶活性,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并能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增高小鼠血浆cAMP含量,对Ⅰ型及Ⅳ型变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而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能明显提高血清IL-2水平[19]。

  2.3 抗炎镇痛

  研究表明,温清饮还具有较好抗炎镇痛作用[24]。杜氏等[22]的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表明温清饮膜剂具有抗炎作用,且与剂量相关。

  2.4 解热

  本方能使小鼠正常皮肤温度降低,给药30 min后降低(1.6±0.8)~(2.3±0.7)℃,作用时间持续2~4 h[25]。

  2.5 镇静

  研究显示,温清饮能加强实验性低剂量异戊妥钠的催眠作用,对照组入睡率20%,给药组为100%,睡眠持续时间2~4 h[25]。

  2.6 止血

  杜氏等[26]研究表明,温清饮胶囊能明显缩短小鼠疑血时间及缩短疑血酶原时间,使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增强。

  另外,温清饮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可明显增强离体豚鼠子宫节律性收缩,且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26]。

  2.7 毒性试验

  杜氏等[22]报道,按13.5 g/kg(人用量的225倍)灌胃温清饮及最大容积24 h给药,观察1周,无任何毒性反应;分别腹腔注射0.8、0.96、1.15、1.38、1.66 g/kg等5个剂量,给药后观察1周,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1.195, LD50的95%平均可信限=(1.19±0.1044)g/kg。

  3 结语

  温清饮亦名解毒四物汤,以四物滋血行血,三黃解体內之毒,是一首药简效宏的寒热并用方剂。从明代到现代,经医家大量实践,表明本方温清合用的组方特点与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临床应用及现代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更加展示出本方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龚廷贤.万病回春[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81.

  [2] 陈荣,唐敏.古方温清饮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8):9-10.

  [3] 崔荣,冯捷,徐汉卿,等.微米化中药加味温清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6):468-469.

  [4] 朱必建,刘剑秋.温清饮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J].中国乡村医药, 1999,6(2):16.

  [5] 王向东.加味温清饮为主治疗带状疱疹64例[J].中医药研究,1999, 15(2):22.

  [6] 秦长智,史继山.温清饮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 2008,28(12):55-56.

  [7] 蔡亲福.汉方制剂温清饮软膏的制作和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18(2):49.

  [8] 张弘,王强,张奕全,等.温清饮配合修复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3):175-176.

  [9] 叶允仁,黄怡珍.温清饮加减治疗寻常痤疮120例[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7):838.

  [10] 赵民朝,卢有明,林桂书.温清饮配合转移因子预防阿弗它溃疡复发103例[J].河北医药,2002,24(9):757.

  [11] 李海如,郑健.温清饮对复发性口疮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口腔医学,2003,23(4):230-231.

  [12] 杜旭,孙淑梅,王忠.温清饮口含片的制备与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6):封三.

  [13] 杜旭,倪燕,闫仁成,等.温清饮胶囊治疗血热型功能性子宫出血2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2):132.

  [14] 欧忠波.加味温清饮治疗崩漏105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1,17(2):47-48.

  [15] 马先军.汉方清温饮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08,(2):32-34.

  [16] 王晓帆,陈玉珍,王灿勋.温清饮治疗腔隙性脑梗塞56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4,24(9):11-12.

  [17] 尹金课,张红梅,郭爱莲.运用温清饮治疗消渴病验案[J].河南中医, 1994,14(4):236-237.

  [18] 苏廷如.温清饮治疗“狐惑病”5例[J].青海医药杂志,1997,27(10):36.

  [19] 杜旭,刘璐,姜维.温清饮提取物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对血清白介素-2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5):303-305.

  [20] 杜旭,王金华,刘浦.温清饮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血清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3):174-176.

  [21] 杜旭,王金华,周竹音.温清饮提取物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血清TNF-α、NO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5):351-353.

  [22] 杜旭,匡洪宇,张英华,等.温清饮膜剂治疗口腔溃疡的药效学研究[J].黑龙江医药,1996,9(5):250-251.

  [23] 杜旭,仉雁,李玉文,等.温清饮免疫双向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1):30-31.

  [24] 邹建华.温清饮及黄连解毒汤的抗炎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6(4):39.

  [25] 刘瑞梅,董天慧,杨桂英,等.温清饮的药理作用及对复发性口疮的疗效[J].中医药信息,1986,3(4):12.

  [26] 杜旭,马满玲,宋永熙,等.温清饮胶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2):8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