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优势述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707 日期:2025-08-29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中医疗法;优势分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一些与老年相关的疾病日益受到重视,而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AD)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上,AD以进行性记忆力障碍、获得性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及引起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异常衰退为特征。AD已成为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1 现代医学治疗的缺陷

  现代医学对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明了,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大多是针对AD某一特定病理环节进行干预,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神经营养剂、受体激动剂等,只能尽量减轻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延缓痴呆的进一步发展。但这种单一作用靶点的药物很难取得满意效果,且不良反应大、费用昂贵、社会经济负担大。在当前的AD治疗中,胆碱酯酶抑制剂作为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脑内神经突触间乙酰胆碱的含量,从而达到改善老年痴呆临床症状的作用,如多奈哌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石杉碱甲等,此类药物都有恶心、呕吐、腹泻、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虽然比较轻微,但限制了部分患者的使用。此外,临床还有一些非胆碱酯酶抑制剂类的药物可以选用,如丙炔苯丙胺、拉扎贝胺、维生素E、美金刚、丙戊茶碱、脑活素、雌激素等,但每个药物都存在不足,如雌激素虽然可以缓解女性AD患者的症状,但雌激素替代治疗AD始终处于争议中,确切疗效还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

  2 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病机论述较为丰富

  中医学认为,AD属于“呆证”、“健忘”、“痴呆”等范畴。《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由于脑为元神之府,总统诸神,故AD病位主要在脑,但其发病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与肾、心、肝及脾尤为密切;其病理基础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脑髓空虚,气血不足。由于精、气、血亏虚不足,髓海失充,脑失所养,或气、火、痰、瘀、毒诸邪内阻,上扰清窍,神无所主而发为痴呆。因AD随增龄而逐渐多发,因此,老年肾虚精亏是本病最主要的病机。AD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气血阴阳衰少、心神失养,标实则多为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的堆积,诸邪凝聚成毒损伤脑络。中医对AD病因病机的认识与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

  识基本一致,如海马神经元的病变符合中医“髓海不足”、“脑髓消减”的改变;而脂褐素形成增加、线粒体肿胀变性,则表现为“痰浊”等实邪病因;脑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则表现为“瘀”。

  3 中医药干预老年痴呆具有自身的优势

  针对AD复杂的多因素致病,中医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降低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毒性作用

  因为β淀粉样蛋白(Aβ)毒性从多个途径产生,所以中药的此种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单味药或复方)可直接降低Aβ含量(体外或体内),如丹参酮[1]、益智健脑颗粒[2]、调心方[3]等。五味子酮[4]或雷公藤单体T10[5]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或维持神经细胞内钙稳态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3.2 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中药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凋亡调节因子介导的。研究表明,中药红景天素可显著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阻抑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及凋亡[6];加味当归芍药散具有对抗AD的作用,增强脑内胆碱能功能、降低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tau含量,从而减少双股螺旋丝、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抑制脑内神经细胞的凋亡[7],可能是其对抗AD的作用机制。

  3.3 抗自由基作用

  人体脑部衰老是由于氧自由基积累过多,引起脑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有效清除脂褐质(老年色素或老年斑)等因素所致,这就提示,完善的自由基清除体系可能对防止AD发生起重要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何首乌、银杏叶、葛根及参类中药可以通过影响体内自由基的水平而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损伤作用;川芎、红景天和黄芪的乙醇提取液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分析其机制可能是作用于脂质过氧化物打断链锁反应,抑制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抑制磷脂酶A2及脂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形成[8]。

  3.4 改善神经递质作用

  直接兴奋毒蕈碱、烟碱样胆碱能受体可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单味中药有人参、黄芪、银杏叶、知母、熟地黄、绞股蓝、刺五加及五味子等,其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这些中药基本上都能够促进脑神经细胞M受体生成,对抗氧化剂引起的脑损伤,保护损伤的脑细胞,从而改善谷氨酸、山莨菪等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达到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的目的[9-13]。其作用机制包括:①促进脑细胞M受体的生成,延缓皮质、海马、纹状体M受体的减少,使中枢M受体的密度显著增加;②促进脑内DNA、R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对mRNA的表达起调控作用;③对抗OH·O对脑细胞的损伤;④阻抑h302等因素诱导的细胞凋亡;⑤提高小鼠脑干纹状体、海马区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含量;⑥降低脑内单胺氧化酶-B和脂褐素的堆积。

  3.5 减轻免疫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AD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免疫活性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的免疫炎性反应,提示抑制或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症反应的药物可能在AD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科研人员对中药的结构和药效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及其提取物,如枸杞多糖、黄芪多糖、人参皂苷等都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大体为通过对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细胞因子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4]。阿魏酸钠的抗炎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β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使巨噬细胞生成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合成酶、一氧化氮水平降低[15]。

  3.6 改善脑代谢

  AD的发病机制与神经细胞中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关系密切。研究表明,绞股蓝皂苷可使AD模型大鼠的线粒体数量增多、结构清晰,说明可以改善AD模型大鼠的能量代谢,从而达到治疗AD的目的[16];同样具有降低能量障碍作用的中药还有益智汤[17]、丹栀逍遥散[18]等。

  4 小结

  现代医学治疗AD主要是基于不同的发病学说,在控制和改善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和优势,但面临的问题是费用昂贵、不良反应较大、患者耐受和顺应性不足,甚至有些药物的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中医药对AD的认识自成体系,有系统理论指导,从整体出发,强调辨证论治,注重个体,标本兼治,同病异治,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费用相对低廉、顺应性较好等优势,既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又有一定的“治本”优势,具有广阔前景。但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的系统评价尚不够完善,因此,今后应该加强对AD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性的研究,对一些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应该进行深入系统和规范化的临床评价,以期形成规范的诊疗方案。此外,中医药的评价研究不能只着眼于改善和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应着重在“个性”特征的挖掘,把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研究评价的重点,为临床合理规范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龙宣,茹立强.丹参酮对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肽后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5):294.

  [2] 张 婷,董克礼.益智健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含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6):1080.

  [3] 李亚明,张春燕,林水淼.调心方对D-半乳糖和鹅膏蕈酸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脑β-AP的影响[J].甘肃中医,2000,13(3):59-61.

  [4] 朱嘉琦,拓西平,贾丽艳,等.五味子酮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J].上海医学,2005,28(9):790.

  [5] 顾 明,周慧芳,薛 冰,等.雷公藤单体T10对Aβ1-42所致PCI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J].生理学报,2004,56(1):73.

  [6] 谢桂琴,孙秀兰,田苏平,等.红景天素对实验性老年性痴呆大鼠防治作用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1):l8-20.

  [7] 刘孟渊,肖柳英,潘竞锵.加味当归芍药散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tau蛋白及Fas抗原含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4, 45(5):378-380.

  [8] 尹宗宁.中医药防治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 25(3):354-356.

  [9] 胡亚尔,石瑞如.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黄芪对老年大鼠脑M1胆碱受体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6):13.

  [10] 李 莉.五味子酚等三种抗氧化剂对氧化应激损伤中枢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生理科学进展,1998,29(1):35.

  [11] 范国煌,伊宁优.知母皂苷元对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M受体密度和代谢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6):15.

  [12] 崔 瑛,侯士良,颜正华,等.熟地黄对毁损下丘脑弓状核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fos,NGF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4):362-365.

  [13] 周 纯,顾永建,姜正林.刺五加对受谷氨酸毒性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1):6.

  [14] 孙维广,廖慧丽,黄兆胜,等.老年性痴呆病病理与中药干预途径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1,19(4):373-375.

  [15] 姚素艳,张宝云,郑德宇,等.中药当归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钠抑制淀粉样β蛋白激活炎症因子的量剂反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29(9):134.

  [16] 姚柏春,袁 华,黄 翔,等.喂饲绞股蓝皂苷对Aβ1-40注射海马后大鼠脑内COX活性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 25(10):1193.

  [17] 徐建民.益智汤抗老年期痴呆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 14(4):279.

  [18] 蔡大勇,陈金星,张 伟.丹栀逍遥散干预D-半乳糖拟老年性痴呆大脑能量物质代谢的机制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5,18(2):32.

上一篇:温清饮现代研究进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