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疏肝平嗽汤;中医疗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 Astlrma,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笔者应用自拟疏肝平嗽汤治疗CV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1例CVA患者来自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本院门诊,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l6~65岁,平均(22.60±12.95)岁;病程l.5~12个月,平均(5.95±0.52)月;既往有药物、食物过敏史19例,过敏性鼻炎史20例,吸入刺激性气味及冷空气加重者15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5~63岁,平均(27.33±11.25)岁;病程1~13个月,平均(5.90±0.68)月;既往有药物、食物过敏史16例,有过敏性鼻炎10例,吸入刺激性气味及冷空气加重者11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应用抗生素和各种止咳药物治疗无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类固醇类药物治疗可缓解;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肺部无阳性体征;胸片正常;痰涂片或培养无致病菌;排除肺结核、支气管异物、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1.3 咳嗽分级标准
无咳嗽(-);轻度(+)为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中度(++)为介于轻度和重度咳嗽之间;重度(+++)为昼夜咳嗽或频繁阵咳,影响睡眠。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疏肝平嗽汤加减治疗。基本方:柴胡10 g,枳壳10 g,白芍10 g,甘草10 g,川芎6 g,香附6 g,陈皮10 g,荆芥10 g,百部10 g,紫菀10 g,防风10 g,桔梗10 g,蝉蜕10 g,僵蚕10 g,地龙10 g,杏仁10 g。辨证加味:有寒饮痰白者,加干姜、细辛;有痰热者加天竺黄、桑白皮。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2次服。对照组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北京太洋药业生产,批号071203~090910)4 mg,每日3次;布地奈德粉吸入剂(阿斯利康制药生产,批号20070516~20090405)每次200 ?g,每日吸入2次,药后漱口。
2组均以用药14 d为1个疗程,均于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禁食生冷寒凉腥膻之物。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咳嗽等症状及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PEF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1.6 疗效标准
显效:咳嗽症状由“+++”或“++”或“+”转为“-”;有效:咳嗽由“+++”或“++”转为“+”;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进)±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表1 2组CVA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 2组CVA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治)±s)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3 讨论
CVA属中医“咳嗽”范畴,其发病以外邪为诱因,以慢性刺激性干咳为主症,伴有咽干咽痒,与风邪发病特点相似,故风邪致病是本病特点。风邪有内外之别,外风由表袭肺,内风由肝而生。肝郁气滞,气不布津,津聚成痰,风痰伏肺。风为百病之长,善挟寒热之邪袭肺,外风引动内生之肝风,风邪内外相合阻碍肺气,风盛挛急,肺气横逆,故口干咽痒而咳,风邪恋肺,故久咳不愈。治法当予疏肝理肺、调畅气机。疏肝平嗽汤由柴胡舒肝散、止嗽散加减化裁而来。方中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白芍柔肝止痉、调畅肺气;川芎、香附理气活血治风,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防风、荆芥解表祛风;陈皮、百部、紫菀、杏仁、桔梗理气化痰止咳;蝉蜕、地龙、钩藤熄风止痉。诸药合用疏肝宣肺、理气化痰。与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方法比较,虽然在肺功能的改善程度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症状的改善上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