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怀印 魏勇军 王志强
【关键词】 益气养阴 活血 糖尿病肾病 中药疗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DN如能及时治疗,肾小球结构、功能可恢复正常,而发展至临床DN期,则肾损害为不可逆性,所以对早期DN的及时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005-04—2007-04,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合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加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并与合用卡托普利治疗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2次以上检查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 μg/min,尿蛋白定量30~300 mg/24 h,或UAER&>200 μg/min,尿蛋白定量&>500 mg/24 h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1]。排除其他如酮症酸中毒、泌尿系统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可能引起UAER增加的原因。
1.2 一般资料
70例均为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38~65岁,平均50.6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4.96年;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39~65岁,平均49.7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5.06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
2组均予糖尿病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降糖、降压等治疗。
1.3.2 治疗组
基础治疗加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方。药物组成:黄芪20 g,太子参15 g,生地黄15 g,葛根10 g,天花粉20 g,山药10 g,山茱萸12 g,茯苓15 g,鬼羽箭15 g,川芎10 g,当归15 g,水蛭10 g,地龙12 g,丹参20 g。每日1剂,水煎2次,滤出药液40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卡托普利,每次25 mg,每日2次口服。
1.3.4 疗程及其他
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2组用药期间均停用其他调脂药物。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UAER及24 h尿蛋白定量;③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消渴病(糖尿病)[3]及慢性肾小球肾炎[3]的疗效标准制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UAER降至正常或下降1/2以上,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正常,或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UAER有所下降,但不足显效标准,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正常,但较治疗前下降不显著。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2组疗效比较例(略)
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UAER变化比较 见表2。表2 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UAER变化比较(略)
2.3 2组治疗前后FPG 、HbA1c及血脂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3。表3 2组治疗前后FPG 、HbA1c及血脂各项指标变化比较(略)
表2可见,2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UAER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前后FPG 、HbA1c及血脂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DN是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研究显示,糖尿病病程为10~20年者,50%合并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衰竭。目前对DN的常规治疗,除控制血糖、血压、低蛋白饮食等一般治疗外,药物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尚缺乏其他有效药物或措施来延缓或阻止DN的进展。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既属消渴,又属肾病。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病变初期,以气阴两虚为主;病变中期,以脾肾阳虚为主;病变晚期,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受损,浊毒内停,水湿潴留,变证蜂起。我们认为糖尿病肾病是在糖尿病气阴两虚基础上发展而来,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脾肾两虚,病情继续发展,肾体劳衰,肾用失司,气血俱伤,脾肾失养,血脉瘀阻,浊毒内停,最终使肾元衰败,五脏受损。临床治疗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肾虚血瘀的病机特点,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方中黄芪、太子参、生地黄、葛根、天花粉、山药益气养阴;山茱萸补肝肾固涩;茯苓健脾渗湿;丹参、地龙、川芎、水蛭、当归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补肾活血之功。
本观察表明,中药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善糖代谢,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减轻蛋白质非酶糖化,延缓DN的进展;②调节脂代谢,降低高脂血症,从而减轻肾脏损害;③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尿蛋白与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一致,是判断DN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可显著降低DN患者的UAER和24 h尿蛋白定量,使肾功能得以明显改善,从而延缓DN的自然进程,在临床上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可靠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S].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6.
[2]薛耀明.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76-1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2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