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293 日期:2025-08-05 来源:论文网

    作者:董旭 梅建强 许文钟 祁志敏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血液

  近来的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的缺血脑组织中存在着过度的炎症反应,这是造成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1,2],适时终止或减轻炎症反应损害,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炎症反应的一种敏感但非特异性标志物,CRP的传统测定方法敏感性低,而超敏CRP(hsCRP)的检测方法可检测到0.1 mg/L的水平。丹参、红花被中医学视为活血化瘀之良药,丹红注射液为丹参和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现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且经CT或MRI证实。均除外代谢综合征、心功能不全、急性感染、炎症性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及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均为2006-03—2008-02本院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58~74岁,平均(66.1±7.2)岁;病程&<3日;体质量指数(24.7±3.2)kg/m2;吸烟者8例。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58~74岁,平均(66.1±7.2)岁;病程&<3日;体质量指数(23.9±3.9)kg/m2;吸烟者7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与上述患者对照,男16例,女14例,其年龄及性别与患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抗凝、营养脑神经组织治疗。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批号:080325)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

  1.4 检测方法

  标本采集:所有血液样本均在患者入院第1日和治疗后3周采集,健康体检者在体检时采集,血液样本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离心5 min分离出血清,于德国西门子医用冰箱-50℃保存,分批测定。hsCRP浓度测定:hsCRP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仪器及试剂: hsCRP试剂盒购自德灵公司,灵敏度为0.1 mg/L,测定线性范围0.1~350 mg/L,试剂盒批内变异系数5.5%,批间变异系数6.2%。仪器为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hsCRP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hsCRP情况比较(略)

  由表1可见,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hsC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治疗前后hsCRP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hsCRP为(12.23±2.96)mg/L,治疗后为(4.67±1.74)mg/L;对照组治疗前hsCRP为(12.49±2.87)mg/L,治疗后为(10.25±2.43)mg/L。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CRP是机体炎症反应一种敏感但非特异性标志物,主要在白细胞介素-6(IL-6)调节下由肝细胞合成。大量研究证实,CRP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危险信号,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CRP水平可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CRP在脑梗死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①CRP可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终末攻击复合物和终末蛋白C5~9,引起脂质沉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4]。②CRP单独或与脂多糖、干扰素协同作用,可促进单核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5]。③CRP与粥样斑块内部分降解的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增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作用,使斑块不稳定,在薄弱的部位易发生破裂,导致血栓形成[6]。④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凝固或纤溶系统和血小板功能激活至少部分是通过增高的CRP实现的,表明了CRP与血栓形成可能有直接关联[7]。

  脑梗死属中医学缺血性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于肝肾不足,气虚血少;标实乃肝风内动,风火相煽,火热内郁,痰湿壅盛,瘀血内阻等因素。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复杂,但其基本病机是瘀血,故可通过行血、活血,通畅血脉,祛瘀生新,以使血流正常而达到治疗作用。丹参、红花是公认的活血化瘀之良药,用于缺血性中风由来已久。丹参具有沉降之功,红花具有升浮之效,二药同用,一降一升,内外通和,行气活血之功尤为显著。丹参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和丹参多酚酸盐,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血栓烷素B2水平、抗血栓形成和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红花的主要成分是红花黄色素和红花醌苷等,有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扩张、提高细胞耐缺氧能力、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8]。
  
  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高于正常人(P&<0.05), 提示炎症反应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提示丹红注射液可以抑制脑梗死患者缺血脑组织中过度的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这使我们对丹参和红花的药理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为丹参和红花用于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更有力的佐证。

参考文献


  [1]孙旭文,于国平.NF-κBp65和MCP-1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局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6):547-548.

  [2]Bartosik-Psujek H, Belniak E, Stelmasiak Z.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cerebral ischemia[J].Neurol Sci,2003,24(4):279-280.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Torzewski J, Torzewski M, Bowyer DE,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frequently colocalizes with the terminal complement complex in the intima of earl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f human coronary arteries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8 ,18(9):1386-1392.

  [5]Nakagomi A,Freedman SB,Geczy CL.Interferon-gamma and Lipopolysaccharide potentiate monocyte tissue factor induction by C-reactive protein:relationship with age,sex,and hormone replacment treatment[J].Crirulation,2000,101(15):1785-1791.

  [6]Willerson JT,Rider PM.Inflammation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J].Circulation,2004,109(21 supp11):2-10.

  [7]Tohgi H,Konno S,Takahashi S,et al.Activated coagulation/fibrinolysis system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acute thrombotic stroke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J].Thromb Res,2000,100(5):373-379.

  [8]席晓华,赵满荣,史万英.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7,29(9):833-83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