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子宫出血414例临床病理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453 日期:2025-06-28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 应用分段诊刮,宫腔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多种方法对西双版纳地区41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了解子宫出血的原因。结果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为非器质性因素占91.30%,恶性病变占8.70%。结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以良性病变为主,随着绝经时间延长,患者子宫内膜癌的患病率升高,10~15年达高峰,15年以后患病率逐渐降低。
【关键词】 绝经后 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分析 病理分析
  绝经后出血是指月经停止1年后发生阴道出血,主要指由内生殖器的非器质性、良性、恶性病变所引起的症状。由于病因复杂,性质难定,故对老年妇女出现绝经后子宫出血,仍视为危险信号。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学知识的普及,绝经后出血由恶性病变所致的比例逐渐减少,主要为非器质性病变所致,其次是良性病变。本文对近 10 年在我院妇科就诊的41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妇科收治的绝经后子宫出血414例,年龄 41~82岁,平均61.5岁,自然绝经 1~41年,所有病例行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和病理检查。
  1.2 结果
  1.2.1 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分析 全部患者子宫内膜活检及(或)子宫切除标本均经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萎缩性子宫内膜167例占40.34%,增生期子宫内膜 153例占36.96%,分泌期子宫内膜39例占9.42%,子宫内膜癌 36例占8.70%,子宫内膜炎 19例占4.59%,其中 5例为宫内节育器所致。
  1.2.2 出血原因与绝经时间的关系 见表1。
  表1 绝经时间与出血原因(例)
  
  1.2.3 子宫内膜癌与绝经时间和绝经年龄的关系 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子宫出血患者中子宫内膜癌的比例升高,10~15年达高峰,15年以后子宫内膜癌患病率逐渐降低。    2 讨论
  女性进入绝经期,月经不再来潮。如果停经1年以上又发生阴道出血,常常是产生疾病的早期信号。绝经后阴道出血,最为常见的部位是外阴、阴道和子宫。其中最为多见的是子宫出血,而且也最为复杂。绝经后阴道出血有良性也有恶性。
  恶性肿瘤所致子宫出血大多并发一系列恶性病症状,体质较差,消瘦、乏力、低热、阴道血性分泌物气味难闻等,而且抗生素治疗没有明显效果。
  本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阴道出血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特别是白带已经有气味时更应如此。绝经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过去认为是恶性肿瘤的征兆而倍受重视。本组资料显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78例占91.3%,提示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中,以非器质性疾病为主,这与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处于低水平,而FSH 为高水平,过高的 FSH刺激萎缩的卵巢,使卵巢皮质间质细胞增生,分泌雌激素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虽然绝经后卵巢皮质萎缩,产生雌激素减少,但卵巢间质以及肾上腺皮质仍可产生雄激素,雄激素可转变为雌酮,子宫内膜可呈增生现象。此外,绝经初几年中,有些妇女的卵巢功能尚未完全衰竭,在小量雌激素的积蓄作用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一旦雌激素波动即会引起子宫出血[1]。萎缩性子宫内膜也可能发生绝经后子宫出血,本组资料显示,非器质性病变中,增生期子宫内膜和萎缩性子宫内膜是发生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这可能源于子宫动脉硬化性内膜出血,内膜间质弥漫渗血,子宫脱垂或子宫后倾阻碍血循环,静脉窦淤血、破裂引起出血,囊性变的内膜腺体破裂引起出血。本组资料中子宫内膜癌36例占8.70%,例数虽少,但也符合绝经时间长,绝经年龄晚发病比例高的特点。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复杂多样,若及时周密的检查,明确出血原因,按时给予最佳治疗方法,可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宫腔镜检查被认为是当前诊断宫内病变阳性率最高的手段之一,其操作方便、安全、观察清楚、全面、取活检准确性高,可以发现诊刮所遗漏的微小病灶,如子宫内膜息肉等。所以,宫腔镜检查和活检是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早期确定宫腔内有无器质性病变的有效手段[2]。
参 考 文 献
[1]戴红英,唐学兰.绝经后阴道出血211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3):152.
[2]马德美,杨勇霞,蒋宝等.电视宫腔镜诊治9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1):5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