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两对半(HBV-M)、HBV-DNA和乙肝病毒前S1(PreS1)蛋白,探讨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HBV-M,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reS1蛋白。结果 215例乙肝感染者HBV-DNA检出率为64.2%,PreS1检出率为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7例HBeAg阳性样本中HBV-DNA和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93.6%和9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38例HBV-DNA阳性为标准,PreS1检测与HBV-DNA符合率为87.7%,HBeAg与HBV-DNA的符合率为5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reS1蛋白在判断HBV复制状态和传染性上优于HBeAg,无法开展HBV-DNA定量检测的医院可以采用PreS1蛋白代替HBV-DNA;有条件的医院应联合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检测 临床意义
乙型病毒(HBV)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实验室检测HBV主要包括乙肝两对半(HBV-M)、HBV-DNA和乙肝病毒前S1(PreS1)蛋白。由于HBV-DNA定量检测技术所需实验条件高,易受环境污染影响,操作复杂,一般基层医院难以开展。以往观点认为HBeAg是监测乙肝病毒是否存在复制及具有传染性的指标,近来不少研究证明PreS1蛋白也可作为HBV复制的标志物,HBeAg转阴并不一定意味病毒停止复制[1],因此不能仅仅以HBeAg来判断病毒病毒是否存在复制及具有传染性的指标。本文对215例HBV感染者血清样本所测HBV-M、HBV-DNA和PreS1蛋白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各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乙肝组215例,215例HBV感染者血清样本均来自我院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26例,女89例,年龄14-68岁,平均43岁。健康对照组50例,均来自我院健康体检者。
1.2检测方法 HBV-M定量检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PreS蛋白1检测采用ELISA法。
1.3试剂和仪器 HBV-M定量检测试剂和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HBV-DNA检测试剂和仪器由深圳匹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PreS1蛋白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酶标仪为伯乐-550型。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HBV感染模式HBV-DNA和PreS1的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HBV感染模式HBV-DNA和PreS1的检测结果(n,%)
注: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215例HBV感染者HBV-DNA检出率为64.2%(138/215),PreS1检出率为56.3%(121/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06,P>0.05)。
77例HBeAg阳性样本中HBV-DNA和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93.6%和9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1,P>0.05)。137例HBeAg阴性样本中HBV-DNA和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47.4%和36.5%,表明HBeAg转阴时仍有病毒复制的可能。
2.2 HBV-DNA与PreS1、HBeAg的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HBV-DNA与PreS1、HBeAg的检测结果比较(n)
转贴于
以138例HBV-DNA阳性为标准,PreS1检测与HBV-DNA符合率为87.7%(121/138),HBeAg与HBV-DNA的符合率为56.5%(78/1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304,P<0.01)。PreS1和 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为85.6%(184/215)和66.5%(143/2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61,P<0.01)。
2.3 50例健康对照组样本中HBsAg、HBV-DNA和PreS1检测均为阴性。
3 讨论
HBV是嗜肝细胞病毒,病毒附着于肝细胞膜上,PreS1蛋白含有肝细胞膜受体,即PreS1蛋白的氨基酸21-47片段,是HBV与肝细胞的直接结合位点,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片段完好就有传染性,且PreS1蛋白的体液免疫应答常在急性HBV的早期出现[2]。
表1资料显示,在215例HBV感染者中HBV-DNA检出率为64.2%,PreS1蛋白检出率为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HBV-DNA定量检测可直接体现HBV存在,PreS1蛋白则间接反映HBV存在。HBeAg是病毒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HBeAg阳性样本中HBV-DNA和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93.6%和91.0%,可见二者与其呈正相关,具有相同的检测意义。而在HBeAg阴性样本中HBV-DNA和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47.4%和36.5%,说明HBeAg转阴并不能排除存在病毒的复制和感染。HBV感染宿主后为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而发生前C区与C区基因的突变导致C区变异,不能产生HBeAg,但这并不影响病毒复制,造成HBV的持续感染[3]。HBV-DNA和PreS1蛋白可替代或补充HBV-M的检测,避免因HBeAg变异而产生的误导,对区分患者是否处于感染期有重要参考价值。HBV-DNA的检测解决了免疫学检测的“窗口期”问题,是判断HBV为近期感染还是既往感染的直接证据。以HBV-DNA阳性为标准,PreS1蛋白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高于HBeAg,说明在判断HBV是否存在复制和具有传染性方面优于HBeAg,可真实反映病毒存在及复制活跃程度。50例健康对照组PreS1蛋白均为阴性,说明该蛋白仅存在于HBsAg阳性样本中,试验的特异性好。表2中HBV-DNA和PreS1蛋白检测存在一定交叉阳性和交叉阴性,这可能与病毒管状颗粒上存在PreS1蛋白而不是HBV-DNA有关,因此两者的检测不能完全取代。
HBV-DNA定量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但对实验条件和检验人员要求也高,中小型医院难以开展;ELISA法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不需特殊仪器和高标准实验室,便于推广,适合中小型医院常规开展。对于无法检测HBV-DNA而HBeAg阴性的血清,PreS1蛋白虽不能完全代替HBV-DNA,但在判断病毒复制状态和传染性上优于HBeAg。总之,由于HBV的变异性及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有条件的单位应同时开展这些检测项目,以弥补各项指标的相互不足,提高实验室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
参 考 文 献
[1]王槐堂,魏中南.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5):365.
[2]闵福援,孙桂珍,王健等.前S1蛋白在异型肝炎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4):224-226.
[3]叶俊英,李静.乙肝病毒前S1前S2蛋白与血清HBV-DNA两对半检测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7):520.
关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