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作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0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全静脉营养作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支持疗法,观察相关指标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恢复速度、治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和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营养在早产及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安全有效,能更好地促进患儿疾病痊愈。
【关键词】 危重疾病 新生儿 全静脉营养治疗
早产新生儿及高危新生儿因经消化道给养困难,各器官脏器发育不完全成熟,而且机体耗能又多,营养问题显得非常重要。静脉营养又称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PN),是通过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以补充小儿不能耐受经肠道营养的方式。相关研究表明TPN对提高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提高小儿生存质量确有显著作用。我院自2006年起对新生儿疾病尤其是危重新生儿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静脉营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06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100例住院的,不能经口、鼻消化道喂养的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胎龄&<28周3例,28~36周35例,37周12例,骄?2.24±12.6)周;出生体重&<1.5kg 8例,1.5~2.0kg 27例,&>2.0kg15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胎龄&<28周3例,28~36周33例,37周14例,平均(32.12±12.3)周;出生体重&<1.5kg 6例,1.5~2.0kg 28例,&>2.0kg 16例。
1.2入院诊断 100例患儿中,其中早产儿(包括极低体质量儿)2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2例,颅内出血29例,胎粪吸入综合征9例,消化道出血8例,肺透明膜病10例,新生儿硬肿症6例。对照组临床资料与试验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1.3治疗方法
1.3.1静脉营养配方 ①液体量:根据患儿病情及体质而定,一般100~150ml(kg·d)。并逐日按(10~20)ml/kg递增。②蛋白质:5%小儿复方氨基酸(美国生产小儿专用氨基酸)从(0.5~1.0)g/kg·d开始,每日递增0.5g/kg,最大量至3.0g/kg·d。③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以葡萄糖为主要能量来源,使用&<13%葡葡糖溶液,速度6~8mg/kg·min,输糖浓度≤12.5%。④脂肪乳剂:采用美国生产的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浓度20%,其中MCT\LCT各占50%,从0.5g/(kg·d)开始,每日递增0.5g/kg最大量至3.0g/(kg·d)。⑤氨基酸:由0.5g/(kg·d)开始,尿素氮正常者按0.5g/(kg·d)递增至2g/(kg·d)。⑥同时根据临床监测情况给患儿补充维生素(B1、B2、B6、C);微量元素(通过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浆)和各种电解质(钠、钾、氯)。
1.3.2试验组静脉营养给药方法 试验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于入院第3天开始给静脉营养,补充量按体质量计算的每天的全部热量及营养素,由外周静脉通过微量输液泵24小时均匀滴入。①给予静脉营养时间。一般于入院第3天开始静脉营养,最短时间5天,最长时间14天,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待酸中毒纠正后施行。②给予静脉营养方式。在严密无菌条件下,先将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混合,然后缓慢加入脂肪乳剂,边加边摇,混匀后用输液泵24h匀速滴入,由外周静脉滴入,本研究中TPN中碳水化合物保持占总热量的40%~45%,脂肪占40%~45%,营养液中加入少量肝素可降低血栓形成及减少部分致病菌感染,肝素浓度为1u/ml。
1.3.3对照组支持疗法 以10~12.5%的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供给物质,并同时给予血浆、白蛋白、小儿复方氨基酸,使患儿机体基本保持正氮平衡。对待低血糖患儿适当增加葡萄糖的浓度,按生理需要量补充电解质,所有营养液均通过外周静脉24小时均匀滴入。
1.4监测 所有患儿治疗前后均检查肝功、肾功,电解质、血气分析,每日观察生命体征、测血糖[采用末梢血微量法(美国强生血糖仪)监测,2~4次/d]、体重每天各1次。钙、镁、磷、胆红素、肝功、白蛋白、甘油三脂每周查1次。
1.5 统计方法 测定结果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临床效果 试验组50例中4例严重肺出血死亡,余46例均治愈出院,其平均体质量增加(16.7±9.6)g,住院时间(12.2±3.4)天,治愈率为92%。对照组50例中10例死亡,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家属放弃治疗3例,余37例治愈出院,平均体质量增加(5.4±7.1)g,住院时间(17.4±6.7)天,治愈率为74%。
2.2肝、肾功变化 本研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肝功异常分别为9例、7例,治疗后均为2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随访1个月均未发现肝、肾功异常。
3 讨论
3.1 TPN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危新生儿大多患有严重疾病,Cerra[1]认为,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分解代谢激素的分泌升高,出现胰岛素阻抗现象。高危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严重肺部疾患等,其耐糖量又明显降低,即使按常规剂量给予,也会出现高血糖症。在高糖负荷下,致使氧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和呼吸商增加,加重呼吸窘迫[2],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本研究中对照组新生儿每日所需热卡,主要以葡萄糖供给,所以不可避免地导致高血糖症,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增快等的发生;试验组TPN中三大营养物质比例均衡,MCT/LCT很快从血浆清除,并促进氨基酸很快合成蛋白质,所以并发症相对少。
3.2全合一静脉营养的优点 本研究中采用全合一方式将所有营养液在无菌条件下按一定顺序混合配制[3],并24小时由外周静脉缓慢均匀滴入,减少污染机会,氨基酸与非蛋白热量同时输入,提高了氮利用,利于蛋白质合成,且各营养成分相互稀释,减少了高血糖、高血脂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出现高血糖患儿,经减慢滴速及降低葡萄糖浓度后很快恢复正常。故全合一营养液既方便又可靠。
3.3临床上静脉营养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TP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危重新生儿的措施。但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4]:(1)新生儿生后3d内体液及电解质变化较快,因此,只给葡萄糖,酌情给电解质;3d后加用氨基酸,5d左右加用脂肪乳[5]。必须在积极控制原发病、纠正合并症的前提下应用。(2)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溶液的配制顺序一定要按葡萄糖→电解质→氨基酸→脂肪乳剂的顺序配制,否则会使脂肪乳剂的稳定性受到破坏。(3)静脉营养液糖浓度不能过高,输入速度不可过快,否则会导致高血糖,高血糖易引起高渗性昏迷及颅内出血,还可增加CO2的产生,引起呼吸窘迫。故输注静脉高营养时,应进行血糖监测。对血糖值高于7mmol/L者应予以警惕[6]。原则上全天的液体量在24h均匀输入。由本研究中可以看出,试验组无论在体质量增加、平均住院时间及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帮助患儿度过难关,所以应当成为NICU中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参 考 文 献
[1]Cerra FB.Hepermetabolism,organ failure and metabolic support[J].Surgery,2002,101:11.
[2]李风英.新生儿全静脉营养十年应用总结[J].新生儿科杂志,2005,10:53.
[3]符卫民,熊佳华.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对危重新生儿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3,4(3):86-88.
[4]陈树宝.儿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445.
[5]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
[6]徐晨蓁.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常规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3,34:51-52.
关于全静脉营养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50例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