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代写网: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常见模式与HBV DNA拷贝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日常ELISA法检测获得HBV标志物特殊结果的样本,经发光免疫确认结果完全一致的78例样本,以荧光定量检测(FQ-PCR)技术测定其HBV DNA,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78例不常见模式里,20例13阳性的HBV DNA检出率为100%,平均载量为7.546×107;7例123阳性HBV DNA的检出率为100%,平均载量为6.322×105;15例1235阳性HBV DNA的检出率为86.7%,平均载量为6.905×105;13例1245阳性标本中HBV DNA检出率为69.2%,平均载量为1.299×104;14例125阳性的HBV DNA的检出率为57.1%,平均载量为2.292×104。结论 在少见乙肝阳性模式中,以HBeAg阳性的HBV DNA载量最高,而即使是有抗体产生的标本,仍然有复制水平中等的HBV DNA阳性标本,所以建议临床医生应根据HBV DNA结果作出客观的临床解释。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模式 HBV DNA定量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type B,HBV)在我国呈高流行状态,而乙肝病毒的标志物检测及HBV DNA定量检测是目前临床诊断乙型肝炎或HBV携带者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判断患者传染性、治疗是否有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少见的特殊模式,也有研究表明,HBV感染存在许多少见的血清学模式[1],本研究通过对78例少见模式血清样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对标志物不常见模式进行病毒载量对比分析,帮助临床进行分析总结。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及主要仪器和试剂 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检验科进行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出现少见模式,经发光免疫定量检测无误后对其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的血清标本共78例。酶标仪为深圳雷杜RT-6100,发光仪及试剂为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核酸扩增实时荧光检测仪为上海宏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LAN荧光定量PCR仪。ELISA试剂采用广州标佳,HBV DNA荧光定量试剂购自上海科华。
1.2 方法 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出现少见模式后,采用发光免疫法对HBV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以剔除因试剂原因或标本中标志物浓度过低、过高等因素造成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样本[2];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体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HBV DNA的最低检测下限为5×102拷贝/ml。
1.3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为表述方便分别以“1”代表HBsAg,以“2”代表HBsAb,以“3”代表HBeAg,以“4”代表HBeAb,以“5”代表HBcAb。日常检测出现不常见的模式经发光免疫复检结果一致的有:13、1、1235、123、1245、125六种模式。这六种不常见模式HBV DNA检测结果见表1。
2.1 ELISA HBVm不常见模式和HBV DNA检测结果的显著性分析 1组和4组的HBV DNA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其他组检出率;其次,3组的HBV DNA检出率为86.7%,明显高于2组、5组和6组,5组和6组之间HBV DNA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1组的HBV DNA拷贝均数为7.546×107拷贝/ml,明显高于其他组拷贝均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和4组之间、5组和6组之间HBV DNA拷贝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各组比较均通过方差分析完成)。
2.2 HBeAg与HBV DNA的相关性分析 在78例标本中,HBeAg阳性42例,其中有40例检出HBV DNA,均数为2.559×107,检出率为95.57%,都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5)。
表1 ELISA HBVm不常见模式和FQ-PCR HBV DNA检测结果
3 讨论
HBV标志物结果常见模式的临床解释已获得公认,但由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导致病毒的变异以及宿主免疫功能的改变、试剂盒方法的局限性都可能导致临床HBV标志物检测出现少见的特殊模式,给临床的解释和治疗带来了疑惑。
在不常见模式中,“1、2、3”阳性的血清标本中HBV DNA阳性占100%,而“1、2、3、5”、“1、2、4、5”和“1、2、5”阳性标本,其HBV DNA阳性分别占86.7%、69.2%和57.1%,出现了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存在的现象,这与HBV变异有关。HBsAg的“a”决定簇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发生了改变,使变异前的表面抗体不能中和变异后的表面抗原而出现了免疫逃逸现象[3],即HBsAg、HBsAb双阳性结果。所以,虽然患者体内存在HBsAb,但是变异后的病毒并没有因为HBsAb的产生而停止复制,仍有HBV DNA的表达,提醒临床不能仅凭HBsAb单一结果做出解释,应根据HBV DNA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1、3”阳性的标本,HBV DNA阳性占100%,HBV DNA载量为7.546×107,说明患者正处于发病期,HBV DNA呈高水平复制, 对照组“1、3、5”大三阳的HBV DNA载量为6.716×107,两者的HBV DNA载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此类患者的传染性极强,其他类型的传染性相对较弱。但有些模式HBV DNA的阳性率也较高,也是值得关注的团体。
总之,临床不应只把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作为乙肝传染性诊断的依据,特别是遇到不常见模式,应该联合应用PCR检测HBV DNA载量,对临床的乙肝诊断、抗病毒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做出科学的判断。
参 考 文 献
[1]宋朝辉,潘小良.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分析[J].当代医学,2006,11(5)169.
[2]彭静,孙自镛等.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影响因素的探讨.华中医学杂志,2006,(1)12-14.
[3]姚云清,张定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及清除机制[J].中华肝病杂志,2002,10(5)398-400.
78例HBV患者血清标志物不常见模式与HBV DNA的对比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脑外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23例临床浅析
- 关于药物联合生活方式干预非继发性难治性高
- 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35
- 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300例浅析
- 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治疗与开放式胆囊切除术
- 743例细菌培养的病原菌种类与ESBL感染状况
- 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效果浅析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变化浅析
- 环磷酰胺经超声透入疗法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
- 初孕妇终止早孕三种方法疗效比较浅析
- 关于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诊断
- 关于短期应用乙烯雌酚、非那雄胺减少TUR-P
- 关于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
- 老年性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浅析
- AFP、CA199、CA125水平与慢性肝炎的关系分
- 当阳市2008~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