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89例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157 日期:2025-05-26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子宫肌腺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腺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的原因,为提高子宫肌腺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6年6月-2011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误诊 临床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该病近年发生率明显上升子宫腺肌病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为0.81~31.0%[1-2]。该疾病患者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虽然该病属于良性病变,但是却有类似肿瘤侵袭的恶性行为。该病主要表现子宫腺肌病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并伴有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至月经结束好转。子宫腺肌病术前误诊率较高,通过分析子宫肌腺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腺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的原因,为提高子宫肌腺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6年6月-2011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为提高子宫肌腺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2006年6月-2011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或子宫病灶挖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收集并且分析2006年6月-2011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转归等临床资料。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9岁,最大的为60岁,平均年龄为(46.26±11.27)岁;经产妇56例,占62.92%;未产妇33例,占37.08%;6例患者孕0产0,占6.74%;2例患者孕1产0,占2.25%;18例患者孕1产1,占20.22%;63例患者孕2产1以上,占70.79%;57例有宫腔操作史,占64.04%;32例有剖宫产史,占35.96%。
  2.2 临床表现 5例患者月经正常,占5.62%;43例患者月经周期明显缩短,占48.31%;59例患者经期延长,占66.29%;48例患者经量增多,占81.36%;81例患者痛经,占91.01%,大多数为轻度痛经;所有患者妇科彩超显示均为子宫增大,57例(64.04%)宫增大如孕2个月或小于2个月。 转贴于   2.3 治疗与转归 89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49例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占55.06%;23例患者行子宫病灶挖除术,占25.84%;15例患者行单侧附件切除,占16.85%;2例患者行卵巢囊肿剔除术,占2.25%。49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23例行子宫病灶挖除术患者术后加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3~6个月,但停药后有18例复发,占78.26%,3例妊娠。
  3 讨论
  3.1 子宫腺肌病误诊原因 首先由于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十分的相似,都有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明显月经异常的表现,在本研究观察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中,5例患者月经正常,占5.62%;43例患者月经周期明显缩短,占48.31%;59例患者经期延长,占66.29%;48例患者经量增多,占81.36%;81例患者痛经,占91.01%,大多数为轻度痛经,可见,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十分的相似是造成子宫腺肌病易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原因之一。其次,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体征也十分相似,均表现为子宫不同程度的增大,有结节感。在本研究观察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中,妇科彩超显示均为子宫增大,妇科体检发现赘生物从宫颈口脱出到阴道内,更容易使人将子宫腺肌病考虑为子宫粘膜下肌瘤,可见,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体征十分的相似是造成子宫腺肌病易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另外一个原因。
  3.2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 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1)子宫腺肌病症状: 子宫腺肌病大多数患者有逐步加剧的进行性痛经,但在本研究观察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中,81例患者痛经,占91.01%,大多数为轻度痛经,此系子宫肌层内有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灶发生水肿或周期性出血均增加子宫肌层张力,从而刺激患者的子宫,使子宫发生痉挛性收缩,产生痛经,痛经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往往让患者难以忍受。(2)妇科检查时要注意患者子宫大小,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多为中等大小的增大,表面结节感或较硬。在本研究观察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中,57例(64.04%)宫增大如孕2个月或小于2个月,另外还要注意患者体征变化,在月经前后妇科体检观察包块大小变化情况。(3)关注孕妇的妊娠次数:子宫腺肌病与孕产次数多可能有关。在本研究观察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中,63例患者孕2产1以上,占70.79%。考虑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可能与多产多孕造成患者子宫内膜损伤或炎症有关。(4)肉眼观察手术大体标本。在本研究观察的89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中,49例患者切除的子宫为弥漫型增大:患者手术切除的子宫弥漫均匀增大,子宫增大明显者往往呈结节状突起可能为局限型腺肌瘤或伴有子宫肌瘤。子宫切面肌壁明显增厚,多见于后壁明显增厚。切面无明显的漩涡状结构,其间夹杂有粗厚的纤维带和小囊腔及小裂隙,可以小到针尖大小,也有大到数毫米者,其内充满着暗红或褐色液体。另外,40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为局限型增大,患者手术切除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局限在子宫的某一部分,使得子宫不规则增大,酷似子宫肌瘤,切面见子宫肌层内有单个或多个结节,没有假包膜,结节的切面也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出血小腔或半透明海绵状区域。
参 考 文 献
[1] 吕秀敏,于金侠.9024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8): 2536-2537.
[2] 戴明霞.已婚妇女3687例B超检测结果分析.中外医疗.2009,14:124.
[3] 石素兰.子宫腺肌病127例误诊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2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