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脊柱结核治疗心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080 日期:2025-05-25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脊柱结核治疗心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治疗原则: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和系统治疗。只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提示本病,即使脑脊液抗酸涂片阴性亦应开始抗痨治疗。
【关键词】脊柱结核 治疗
  脊柱结核(tuberculorsis of the spine)是结核杆菌侵犯脊柱的一种继发性病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椎体结核为99%,是由于椎体负重大、劳损多;椎体上肌肉附着少,椎体内松质成分多,椎体营养动脉多为终末动脉所致。在整个脊柱中,又以腰椎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胸腰段居第三位。本病以儿童多见。
  因为局部脊膜炎(Pott脊椎病)致脊柱结核,伴椎体萎陷和邻近椎间盘损害、动脉炎、脊髓梗死、脊柱关节炎和罕见的脊髓结核瘤。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病因 结核杆菌由体内其他结核病灶经血行播散至脊柱。
  1.2 发病机制 脊椎结核病变多发生在椎体,少数在椎板、椎弓、棘突及横突。
  1.2.1 中心型或幼年型:小儿椎体周围软骨成分多,中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间隙尚在。
  1.2.2 边缘型:又称骨骺型或成人型,发生在较大儿童或成人,起于椎体上缘或下缘的骨骺,病变常迅速破坏椎间软组织,使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上下椎体相连。
  1.2.3 前侧型或骨膜下型:也在成人发生,位于椎前韧带下,常扩散累及上下邻近脊椎。
  1.2.4 附件结核:如横突、椎板、椎弓根或棘突结核,较少见。
  1.3 病理 脊柱结核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肌肉附着少、血液供应差的椎体,多数为单一病灶,两处或两处以上病灶少见。椎体结核分为两型:中心型多见,儿童为主,椎体常呈楔形而椎间隙正常;边缘型以成人为多,常累及邻近椎体,使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椎体病变向后蔓延可侵犯邻近椎弓根和横突,颈椎或胸椎的椎管内因病灶可压迫脊髓引起截瘫,腰椎因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相应的症状。胸椎结核脓肿常局限于椎旁,腰椎结核脓肿常沿筋膜间隙流注,形成腰大肌脓肿,颈椎结核脓肿常形成咽后脓肿。
  2 临床表现
  2.1 全身症状 患者常有午后低热、食欲不佳、消瘦、盗汗、疲乏无力等症状。
  2.2 局部症状
  2.2.1 疼痛:多为轻微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在受累脊椎的棘突有压痛及叩击痛。脊髓及神经根受压时常有神经的放射痛。
  2.2.2 姿势异常:因病变部位不同,患者所采取的姿势也不同。颈椎结核患者常有头前倾、颈缩短、双手托住头部的姿势;腰椎结核患者站立、行走时头向后仰,腰部僵直如板,拾物时不敢弯腰而取屈髋、屈膝位,以防腰背疼痛,称为拾物试验阳性。
  2.2.3 脊柱畸形:脊柱结核最常见的畸形是后凸畸形,侧弯不常见。后凸畸形严重者,胸骨向前突出呈“鸡胸”畸形。
  2.2.4 活动受限:由于病椎周围肌群保护性痉挛,导致受累脊柱活动受限。
  2.2.5 寒性脓肿及窦道:脓肿可在局部扩散为椎旁脓肿,颈椎结核脓肿可汇聚于咽后壁及颈两侧,腰椎结核其脓肿可沿腰大肌向下引流到下腹部,成为腰大肌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出现窦道,经久不愈。
  2.2.6 脊髓压迫症状:当脓肿及病灶压迫脊髓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反射、括约肌功能障碍。
  3 辅助检查
  X线片可显示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塌陷、空洞、死骨和软组织阴影等征象。CT、MRI检查能显示病椎与脊髓的关系、受累的程度及范围。    4 治疗精要  
  4.1 治疗原则: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和系统治疗。只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提示本病,即使脑脊液抗酸涂片阴性亦应开始抗痨治疗。抗痨治疗包括①利福平,其副作用为:发热、皮疹、肝炎、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早期常有肝脏酶的一过性增高,贴眼透镜可以变色,且唾液和尿液可变为桔红色。②吡嗪酰胺,其副作用为:潮红、发热、恶心、呕吐、荨麻疹、关节痛、肝炎和高尿酸血症。③异烟肼,其副作用:恶心、呕吐、皮疹、关节痛、周围神经病、谵妄、精神病状态、癫痫、肝炎和糙皮病。④维生素B6。如果利福平引起不能忍受的副作用,可用链霉素替代,如果发生肾损害必须减量。总之,应监控血清药物浓度。副作用:皮疹、眩晕、耳鸣、耳聋、共济失调、肾毒性和重症肌无力变化。
  有时临床上用乙胺丁醇代替吡嗪酰胺。副作用:视物不清、视神经萎缩、周围神经病、肝炎及尿毒症。本药儿童禁用。2个月后,如果发现此分枝杆菌属对三种抗生素均敏感,应继续用利福平和异烟肼治疗7个月。
  皮质类固醇可用于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伴局灶性神经体征和脊髓蛛网膜下腔阻塞的重症患者。重症患者在全身用药的同时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症状消失后每周2次,体征消失后1~2周1次,直至脑脊液正常。
  4.2 处方选择
  4.2.1 抗痨治疗
  (1)利福平:600mg/d,一次口服,儿童20mg/(kg·d)。
  (2)吡嗪酰胺:30mg/(kg·d),口服。
  (3)异烟肼:400mg/d,一次口服;儿童10mg/(kg·d)。
  (4)维生素B6:20mg/d,口服。
  如果利福平引起不能忍受的副作用,可用链霉素lg/d,肌肉注射20~40mg/(kg·d)。
  乙胺丁醇代替吡嗪酰胺,第一个月25mg/(kg·d),之后15mg/(kg·d),一次口服。
  4.2.2 泼尼松,成人60mg/d或儿童1~3mg/(kg·d)口服,3~4周后逐渐减量,2~3周后停药。
  4.2.3 重症患者在全身用药的同时,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5~10mg,每隔2~3天一次,症状消失后每周2次,体征消失后1~2周1次。
  5 经验指导  
  5.1 肾功能衰竭患者链霉素剂量必须小。
  5.2 皮质类固醇不应作常规应用。
  5.3 接触者必须行结核菌普查。
  5.4 手术治疗脑积水或治疗结核病引起的颅内高压。
  5.5 临床可以出现结核瘤,如果已经出现,开始治疗甚至临床症状好转时其体积可一过性增大。
参 考 文 献
[1]陈德龙.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J];安徽医药;2004年06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